新華社溫得和克3月17日電 通訊:中國“白衣天使”譜寫中非友誼動人篇章
新華社記者
春節假期剛一過,納米比亞患者利婭·提考圖克就來到中國第12批援納醫療隊診室,感謝中國醫療隊幫助她重新獨立行走。
去年12月,30歲的提考圖克因臀背部疼痛無法行走,當地醫生根據所有檢查結果都無法對她的病情作出診斷,當然也就無法實施治療。今年1月,她帶著絲毫沒有緩解的疼痛出了院,從此走路也離不開助行器。
經人介紹,提考圖克來到中國醫療隊接受針灸和推拿治療。令她驚喜的是,第一天就診結束她就明顯感覺到疼痛減輕,很快她就扔掉了助行器。看到中國針灸和推拿治療對提考圖克病情如此見效,她的家人興奮不已。
據連續三批援納的醫療隊隊長褚海林介紹,當地患者對中國醫生的水平非常信任,在醫療隊診室,經常可以看到當地病患因為治療見效而向中國醫生表示感謝的場面,甚至有病患載歌載舞來表達歡喜和感激之情。
這只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援非醫療的一個縮影。從撒哈拉沙漠到乞力馬扎羅雪山,從尼羅河河畔到幾內亞海灣,從非洲大草原到熱帶雨林,中國醫療隊像珍珠般灑落在廣袤的非洲大地。
援非醫療始于非洲民族解放斗爭和爭取國家獨立時期。1963年,阿爾及利亞向國際社會發出緊急醫療援助請求,中國政府在國內經濟面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毅然組織醫療隊遠赴非洲,拉開對非醫療援助大幕。
半個多世紀以來,2萬多人次中國醫護人員,肩負祖國和人民重托,克服種種困難,足跡遍及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救治數以億計非洲病患,為非洲培訓數以萬計醫務工作者,不斷譜寫著中非友誼動人篇章。
對非醫療援助初期,中國醫療隊發揚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精神,和當地醫護人員一道因地制宜開展醫療救治:沒有電燈就用手電筒照明,沒有手術臺就用普通床改造,沒有醫療器皿就拿高溫消毒的餐盒替代……
進入新世紀,中國醫療隊在援非醫療中引進超聲乳化白內障復明、心臟搭橋和內窺鏡微創等先進技術,為病患提供范圍更為廣泛的服務。
在岡比亞,中國“光明行”醫療隊義診讓200多名病患重見光明;在蘇丹,中國醫療隊為90歲高齡髖部骨折患者成功實施手術;在馬拉維,中國醫療隊成功實施首例胃癌根治術手術,填補當地醫院手術空白;在幾內亞,中國醫療隊在供電中斷情況下借助手機照明完成幾內亞首例開胸手術……
2014年,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暴發。逾1200名中國醫護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前往西非疫區,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與非洲風雨同舟、患難與共,贏得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贊譽,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
一例例填補空白的手術,一聲聲充滿感激的贊許,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
毛里塔尼亞總理葉海亞·烏爾德·哈達明說,50年來,中國醫療隊為推動中毛兩國衛生合作、提高毛里塔尼亞醫療衛生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做出突出貢獻,毛里塔尼亞政府和人民對此深表感謝、永志不忘。
贊比亞衛生部長齊塔盧·奇盧菲亞說,自1978年第一支中國援贊醫療隊進入贊比亞以來,500多名中國醫療隊員挽救了成千上萬贊比亞人的生命。贊比亞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對贊衛生事業的大力支持。
馬拉維婦女、兒童、殘疾人與社會福利部長塞西莉亞·查扎馬說,中國朋友真正把馬拉維民眾的疾苦放在心上,中國醫療隊的義診是馬中友好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生動體現,中國醫生就是天使,真心感謝他們!
跨越半個多世紀,一批批來自中國的“白衣天使”,在距祖國萬里之遙的非洲大地,同當地民眾結下深厚友誼,成為受援國患者眼中最受歡迎的人。他們“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感動著非洲大地,在非洲人民心中樹起中非友誼的不朽豐碑。(參與記者:吳長偉、張改萍、彭立軍、邢建橋、馬意翀、李斯博、楊孟曦)(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