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朱巴5月17日電 通訊:在非洲戰亂之地,需要發揮創造力去治病救人——記中國第五批援南蘇丹醫療隊
新華社記者盧朵寶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醫師朱興國以為自己做足了將面臨種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但一年前他帶領中國第五批醫療隊來到經歷多年動亂的南蘇丹時,還是被這里落后的景象所震撼。
作為南蘇丹首都的朱巴,竟看不到幾條像樣的馬路,草屋、鐵棚房隨處可見。醫療隊的工作地點朱巴教學醫院雖是南蘇丹最好的醫院,但病房破落、擁擠,隨處可見躺著的病患者。醫院缺醫少藥的情況十分嚴重,電力供應不穩定。種種艱苦超出醫療隊隊員們的想象。
“在這里開展工作,你必須發揮創造力,創造性地去適應這里的現實?!敝炫d國說。
“國家信任我們,把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我們,我們唯有迎難而上,方能對得起‘中國援外醫療隊’這塊金字招牌?!弊鳛殛犻L,朱興國這樣鼓勵隊員們。
來自安徽省婦幼保健院的婦產科醫師周曙光從來沒有想到,皮圍裙會被他用作“醫療器械”。南蘇丹艾滋病高發,醫院卻連最基本的防護措施都沒有,而剖宮產中胎兒的羊水有很強的傳染性。為了讓感染幾率降至最低,周曙光和搭檔孫傳名只好戴兩層手套,穿上皮圍裙、膠鞋來進行手術。地處熱帶的南蘇丹氣候炎熱,一場常規手術下來,醫生的衣服往往全部濕透。
麻醉師姜維沒想到,國內二三十年前的麻醉方法,在非洲竟然能找到用武之地。在一次治療上肢槍傷的過程中,姜維想到了“臂叢”這種麻醉方法。南蘇丹醫生從來沒有見過,把姜維圍了個水泄不通。一支注射器,20毫升的藥就讓病人在無痛狀態下完成了上肢手術。從此,姜維經常被朱巴教學醫院骨科主任莫里斯請去做麻醉。
靠著“沒有條件,創造條件解決”的精神,消化內科醫生盛超成了“南蘇丹無痛胃鏡第一人”。在南蘇丹,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胃病患者很多。胃鏡室沒有電,朱興國和醫院協調,說服院長每天給胃鏡室提供兩小時的電力;沒有全身麻醉需要的氧氣,醫療隊出錢從當地華人企業購買。經過多方努力,2017年7月7日,醫療隊完成南蘇丹第一例無痛胃鏡檢查,后來又陸續完成了無痛胃鏡16例。醫療隊的努力獲得當地患者一致好評,連南蘇丹衛生部長也來“點贊”。
用手機的手電筒功能照明做小手術、用導尿管和注射器代替吸引器處理呼吸道分泌物、用繃帶和膠帶做成網兜代替輸液網套……在南蘇丹艱苦的環境下,隊員們想出種種“土”辦法,就是為了給南蘇丹人多一些治療的機會。
醫療隊除了在朱巴教學醫院工作,也安排到南蘇丹偏遠地區進行巡回義診。周曙光對今年3月在南蘇丹中部城市倫拜克的一次義診記憶深刻。
聽說中國醫療隊來義診,很多人從偏遠村落走了好幾個小時過來,醫院外排起了長龍。“好多人因為沒錢沒去醫院看過病,我們看不過來,只好把每天結束時間從4點延長到了6點?!敝苁锕庹f。其實,延長兩個小時,醫療隊也要冒一定的安全風險,畢竟聚集在那里的丁卡族人以驍勇粗暴出名,惡性治安事件屢見不鮮。
盡管生活枯燥得只有往返于朱巴教學醫院和住處的兩點一線,盡管近一半隊員兩度感染瘧疾和傷寒,醫療隊的隊員們卻說,在南蘇丹收獲頗多。
——骨科醫生劉群說,來到這個天天都有槍擊案的戰亂國家,自己將取子彈的手術練熟了。
——周曙光興奮于“授人以漁”,他和搭檔孫傳名一起,自創“師承+手把手”帶教模式,帶出了幾個優秀的非洲“洋徒弟”。
——在將一名病人從死神手里搶救過來后,皮膚科醫生蔣鵬由衷感嘆:“病人帶著重生的喜悅感激我,我又何嘗不是在心底感激著她呢!”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