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 題:“沖在最前線”的童朝暉
新華社記者王秉陽
今年1月18日,作為中央指導組和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抵達武漢。
這是童朝暉從事呼吸與危重癥專業的第32年。2003年,童朝暉作為SARS病房主任連續工作3個多月。此后,他還診治了北京市第一例H5N1、第一例H7N9、第一例H5N6患者。2019年11月,他診斷、救治了北京兩例輸入型肺鼠疫患者,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院內感染,為綜合性醫院烈性傳染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經驗,保障了首都人民的健康安全。
剛到武漢時,童朝暉和專家組成員以多年臨床經驗為基礎,結合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國內外循證醫學證據,制定出一系列新冠肺炎的診療規范和流程。在臨床工作中,他發現患者核酸檢測陽性率低,會出現假陰性的問題,影響及時診療。按照肺炎的診療常規,他提出了“臨床診斷”的建議,被中央指導組采納,使大量患者得到及時收治,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在武漢的日子里,童朝暉和專家組成員堅持每天一起深入臨床一線,參與和指導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
童朝暉對記者回憶起一次去黃岡市大別山醫療中心巡查的經歷:上午10點進入隔離病房,查看了60多例重癥危重癥患者,一直到下午近6點才出病房,其間還參與1例插管患者的搶救,回到武漢已是第二天凌晨了。
“像這樣每天查看幾十例重癥危重癥患者,奔波幾家醫院,甚至奔赴不同地方,對于我們來說是常事?!蓖瘯熣f。
在參與臨床救治之外,他和專家組成員還努力探明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特點,制定了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早期識別方法,總結了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死亡危險因素,同時認真關注高齡、有基礎疾病患者,以及輕型、普通型患者的病情變化,制定了預警指標及相應的治療原則等。
武漢在院病例清零之后,童朝暉繼續轉戰哈爾濱、吉林、北京、青島等地,行程超過一萬五千公里。每到一地,他都深入臨床一線,親身參與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挽救了大量患者生命,降低了病亡率。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又是呼吸危重癥醫生,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無形中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應該挑起重擔。”童朝暉說,“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必須沖在最前線?!?/p>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