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7月22日電 題:每戶都有增收項目 家門口建“綠色銀行”——黑龍江省海倫市構建扶貧產業新體系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王建、程子龍
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黑龍江省綏化市所轄海倫市,貧困發生率曾高達10.7%。近年來,該市全力構建產業扶貧新體系,讓每戶貧困戶都有至少2個增收項目,探索長效脫貧新機制。今年2月,海倫市脫貧摘帽。
“產業戰船”,每戶貧困戶至少2個增收項目
海倫市位于黑龍江省北部,典型的東北黑土區,有“中國優質大豆之鄉”美譽。目前,海倫市未脫貧1341戶、273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43%。
在海倫市向榮鎮鵝孵化繁育中心,27萬只鵝雛已能爭相啄食。向前村貧困戶張國義經常跑來看。這里為他代養的扶貧鵝雛馬上就要出售,預計增收1000元。
近年來,海倫市打造系列扶貧產業,把貧困戶拉上“產業戰船”,增強“造血”功能。在向榮鎮向新村貧困戶趙秀蓮的房前小菜園,半畝多玉米已長1米多高。趙秀蓮種的鮮食玉米已有訂單,增收近1000元。
部分農家小菜園的農產品,在海倫市電商服務中心提前找到“婆家”。海倫市電商服務中心主任王福德說,不少小菜園種的豆角、鮮食玉米、馬鈴薯等農產品被電商相中。去年當地電商達人“王笑臉”就曾賣了1000多萬元的海倫農產品。
為了讓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海倫市形成了“1+3+5”的特色扶貧產業體系:“1”是電商產業,“3”是發展大鵝養殖、光伏發電、秸稈燃料,“5”是發展小菜園、小牧園、小菜窖、小農場和小型公益崗位。
海倫市副市長王寶峰說,這些特色扶貧產業確保了每戶貧困戶至少有2個以上增收項目,戶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
生態扶貧,家門口建起“綠色銀行”
前段時間,向榮鎮向民村貧困戶王樹山格外高興。他以勞務、管護折資入股,認領了家門前綠化帶內種植的24棵果樹。
“果樹就在家門口,管理好了,以后年年可以有收益?!蓖鯓渖秸f。
去年東林鄉興海村建設30畝“小果園”,全村56戶貧困戶,每戶分果樹25棵,當年每棵果樹實現效益45元。今年,東林鄉又在長榮、鎮東、富興三個村的主街兩側,栽種果樹3000多棵。
東林鄉黨委書記張鋒說,在家門口建起的“小果園”,采取貧困戶分散管理、分戶收獲的模式,不僅成為貧困戶增收的“綠色銀行”,還達到綠化、美化效果。
“小果園”是海倫市生態扶貧林的重點內容。讓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還有“小林場”,在海倫市一些村屯的沿溝沿河兩側栽種薪炭扶貧林。
海倫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李萬孝說,近兩年來,海倫市共建生態扶貧“小果園”和“小林場”1260處,面積達1.48萬畝,帶動1.57萬戶貧困戶增收,打造了持續增收的“綠色屏障”。
目前,海倫市正在進行林業碳匯的數據錄入和核準認證工作。不久后,扶貧“小林場”將進入碳匯交易市場。李萬孝說,預計年產效益80萬元,將全部用于扶貧。
拔掉窮根,描繪一幅脫貧新圖景
在向榮鎮向新村趙小辮屯一處院落里,立著一尊孔子雕像,在一排平房門口,掛著一塊“道德講堂”的牌匾。講堂立足于“傳播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向新村原黨支部書記徐成文擔任講堂的主人,他去年還參加海倫市的“好家風、好家訓”思想扶貧大宣講。
拔掉窮根,貧困戶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海北鎮西安村貧困戶趙仙洲家收拾得干干凈凈,屋內養了10多盆綠植花卉。墻上一張十分醒目的脫貧光榮證顯示,從2017年末,趙仙洲家就實現了穩定脫貧。2019年他家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1600元。
民生保障網和基礎設施網也不斷完善。近年來,海倫市新建了2667公里公路,投資3.67億元打造了安全可靠的飲水工程,共改造危房18000戶,與北京協和醫院共同開展遠程診療。60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全部享受免學費和相應補助待遇。
綏化市政協副主席、海倫市委書記王學斌說,近年來,海倫市通過構建扶貧產業新體系,探索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新機制,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推動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