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18日電? 題:“南北同戰”:安徽怎么打長江淮河防汛兩場硬仗?
新華社記者姜剛、陳諾、劉方強
7月16日,在安徽無為長江大堤外護圩三壟圩段,武警安徽總隊蕪湖支隊的官兵搬運沙袋,準備加固子埂。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雨,一直下!淮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17日22時48分,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外,淮河干流王家壩站水位漲至27.5米,為今年首次達到警戒水位。與此同時,長江干流仍全線超警。
作為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安徽省,防汛迎來“南北同戰”的關鍵時期。如何迎難而上?安置避險有何進展?記者前往防汛一線進行采訪。
急!淮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雨下個不停!水位今年首次超警戒了!”正在淮河岸邊查看堤防有無險情和農田進水情況的阜南縣王家壩鎮黨委書記張濤神情嚴肅,淮河干流王家壩站迎來“大考”。
截至18日6時,王家壩站水位漲至27.74米,超過警戒水位0.24米。目前水位仍在上漲。18日6時,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淮委)將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由Ⅳ級提升至Ⅲ級。
就在17日晚,淮委升級發布洪水黃色預警,提請安徽省等地有關單位及社會公眾密切關注,加強防范,及時避險。
“超過警戒水位后,我們立即啟動防汛預案,鎮村組織的531人已分批出發,按每公里10人到20人的規模日夜巡防大堤?!睆垵f。
“6月以來,阜南累計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阜南縣委書記崔黎說,“防汛形勢嚴峻,我們全力做好迎戰大洪水準備?!?/p>
長江依舊“兇猛異?!薄iL江干流馬鞍山站出現歷史最高水位,東至縣兩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最高水位大洪水……17日18時,長江干流安徽段仍全線超警戒水位。
這是7月10日拍攝的東至縣香隅鎮豐收圩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圩區內的群眾5天前全撤了出去,望江縣雷池鄉的鞏固圩內依舊燈火通明,搶險人員用沙袋壘高圩堤,筑起白色的“水上長城”。
這里位于長江北岸,“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即源于此地,“我們守在這里,不讓洪水越過雷池半步。”雷池鄉黨委書記金目明說。
7月13日,在安徽省望江縣雷池鄉同馬大堤上,武警官兵在搬運防洪沙袋。新華社發(韓華東攝)
戰!迎難而上打好硬仗
眼前的雷龍中,臉色黝黑,面容憔悴,望向水面的目光卻炯炯有神。他是桐城市孔城鎮姜團圩東堤(南)指揮部指揮長。在隨時有潰破風險的大堤上,他已堅守超過10天,“3.5公里的大堤,險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洪水不退,我們就不退?!彼曇羯硢〉卣f。
入梅以來,安徽省先后出現7次強降水過程,全省平均降水日數25.4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人士介紹,當前江、河、湖泊全面告急,巡查防守、險情搶護壓力加大,救災救助任務繁重。
這場“南北同戰”的硬仗更是一場考量決心、信心的持久戰。
7月16日,武警安徽總隊蚌埠支隊125名黨員組成突擊隊在銅陵市樅陽縣長河上碼頭搶運沙袋,加固堤壩。 新華社發(李程輝 攝)
連日來,安徽省五級書記抓防汛,各級黨政負責同志深入一線,廣泛發動干部群眾,組織指揮抗洪搶險。各地組織抗洪搶險人數最高峰時超過13萬人。
共青團安徽省委發出號召:各級團組織要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組建青年突擊隊、青年志愿服務隊,聞“汛”而動,逆水而行。
在淮河中游南岸的壽縣,近日完成張馬淠堤尤臺段、壽西淮堤朱廠段險情應急處置工作。
“我們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列出問題清單,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責任和整改時限,立即整改到位。”壽縣副縣長李景練說。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科學調度精準決策。
“以前一到汛期,需要3天準備數據和裝備調試,才可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決策?,F在可直接在水利信息化省級共享平臺上監控數據?!卑不帐∷麖d水旱災害防御處副處長楊玉喜說,“哪怕是毫米級的雨量變化都能及時反饋,大幅縮短了決策準備時間?!?/p>
暖!各方接力守護群眾安寧
16日上午,記者在宿松縣洲頭鄉中心小學看到,這里的教室被騰空,擺上折疊床,安置著300多名村民。
二樓一間教室里,18名娃娃安靜地寫著作業,3位老師時不時走到學生身邊,俯身指導。14歲的吳麗媛暑假作業完成近一半,還讀了一本書,“老師還陪我們下五子棋?!?/p>
教室外的操場上很熱鬧,老人坐在板凳上聊天,年輕人打籃球。中午12點,廣播通知開飯,午飯有加餐——肉燒雞,大家端著飯盒,排隊打飯,秩序井然。
7月14日,在望江縣第四小學安置點,村民在教室里休息。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確保受災群眾有住所、有飯吃、有干凈水喝、有病能醫治,這是安徽省堅持的原則。截至17日11時,強降雨已造成11市65個縣的306.3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58.5萬人。
來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奮戰在防汛一線。剛參加完高考、家住當涂縣烏溪鎮的學生丁吉容主動申請上堤。11日,19歲的她如愿穿上黃馬甲,值守超過1公里的老圩堤。
一張小小的“水牌”在她和巡堤隊友之間傳遞,這種傳承百年的民間防汛信物又一次重現“江湖”。每天拿著“水牌”在大堤上往返交接數十趟,丁吉容體會到手中這張竹牌的特殊意義,在這場洪水中接受了獨特的“成人禮”。
相關新聞: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