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3日電?題:為了更好造福江淮人民——寫在引江濟淮工程亳州段通水之際
新華社記者陳尚營、胡璐、馬姝瑞
江淮一線牽。
繼三峽、南水北調之后的又一大水利工程,引江濟淮安徽亳州供水段日前試機成功。這標志著引江濟淮工程局部已開始發揮效益,困擾皖北平原和豫東地區的缺水問題,將有望逐步解決。
作為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跨流域綜合性重大水資源配置的引江濟淮工程,正逐步從夢想變為現實,這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格局,更好造福江淮人民,為沿線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勃勃生機。
亳州“解渴”:城區70余萬人缺水問題解決在望
6月30日,隨著工作人員打開液壓啟閉機,從西淝河過河道、經泵站、鉆管道而來的汩汩清水奔涌流進調蓄水庫。56歲的亳州市水利局副局長趙德建在一旁忍不住紅了眼圈,“盼了很多年,這里的老百姓用水終于不再困難了?!?/p>
從小在長江邊長大的王兵,因工作原因來到亳州生活已20多年了,至今他也沒習慣這里的水?!八床蛔?,這里長期用中深層地下水,含氟量超標,口感很差?!备屓穗y受的是,亳州城區是地下水限采區,到了夏季用水高峰的時候,會限時供水,“有時候洗澡洗到一半,剛打上香皂,水就突然停了?!蓖醣f。
地處皖北平原,亳州人對水的渴求很迫切。亳州市人均水資源不到全國的五分之一,中心城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更為突出,地下水超采嚴重。
引江濟淮工程,改變了這里的生活?!白阅贤?,引江濟淮工程分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三段,長達74公里的亳州供水段是江水北送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卑不帐∫瓭醇瘓F公司江水北送建管處副處長胡義文說,已經同步建好了城南地表水廠,隨時可以從調蓄水庫提水供應城區,保障亳州群眾的生產生活。
記者在合肥、亳州等建設工地上看到,1萬多名建設者正在加緊建設樅陽、廬江、東淝河等八大樞紐,建成后將通過梯級泵站,逐步提升抬引江水,一路送到皖北直至河南。
“為亳州百姓‘解渴’,只是達成一個小目標。工程建成后,皖北和豫東地區受益人口將超過千萬人。歷經反復科學論證的引江濟淮工程,將進一步完善我國水資源調配格局,改變淮河中游水資源短缺局面,保障沿線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生態用水?!痹洆芜^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院長、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的水利專家寧遠說,為人民治水,解百姓之“渴”,讓群眾得到實惠,是引江濟淮工程重大意義所在。
科技攻關:克服重重障礙推進“江淮”牽手
“引江濟淮是我國繼三峽、南水北調之后,又一項大而復雜的水利工程,技術難度極高?!被仡櫼褜嵤?年多的建設,以及前期論證過程,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公司副總經理朱青無限感慨,“但使命所在,即使有再多困難和障礙,也必須把它完成好?!?/p>
攤開設計圖紙,江水自巢湖順著派河一路向北流去,到達合肥市蜀山區及肥西境內的江淮分水嶺,需要穿越膨脹土廣泛分布的復雜地域,這里被稱為工程建設中的“雷區”。
“膨脹土是一種富含親水黏性礦物質的土質,遇水膨脹、失水收縮。”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公司合肥建管處處長王同如說,在這樣的土壤中開渠,如果處理不當,容易造成渠道垮塌。公路建設中通常加入石灰解決膨脹土的問題,但在水利工程中,石灰會對輸送水質造成影響。
為了攻克這一難關,專家團隊和建設者們反復嘗試將膨脹土經過翻曬、碎土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進行拌制,把土的膨脹性降下來。再將完成混合的水泥改性土,均勻攤鋪到坡體表層,阻斷下層膨脹土與水和大氣的接觸,最終形成了結構穩固、不會影響水質的坡體。目前這一攻關試驗已順利完成。
不僅如此,工程還將攻克大跨度鋼結構通航渡槽技術,在合肥建立起一座可以行船、過水的世界級水橋;建成后的蜀山泵站樞紐,將滾滾江水抬高12.7米,相當于四層樓高,將實現“水往高處流”。
“在科技攻關的引領下,引江濟淮工程進展平穩。”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公司建設管理部副部長宋誠告訴記者,截至6月底,引江濟淮工程累計開工68個項目,占總項目數的83.95%,河渠開工90%以上。所有已開工項目,正在緊張有序推進中。
人水和諧:擘畫綠水青山協同發展的新圖景
水是生命之源,協調生產、生活、生態,這是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肮こ淘O計之初,就慎重考慮了對生態可能造成的影響?!敝烨嗾f,原本航道將在菜子湖內按最經濟的路徑設計,在枯水季節抬高水位1到2米,以保證通航安全。
每年冬季,不少白頭鶴等珍稀瀕危鳥類,都集中在菜子湖幾個特定區域覓食和過冬。經過調研發現,如果抬高湖泊水位,會導致灘涂面積縮減,影響到候鳥生存空間和食物。
“為了保護候鳥棲息生境,工程增加約3.5億元投資,對原設計方案進行大幅度調整。把航道西移,遠離鳥類集中分布區,并采取多種措施,保障候鳥棲息灘涂面積?!敝烨嗾f。
類似措施還有很多。比如,增設多個“魚道”,保障長江與菜子湖、長江與巢湖等水系之間魚類洄游暢通。河流沿岸帶型修復工程等永久環境保護工程將隨主體工程同步實施。
“引江濟淮工程,不僅僅是輸水河道,也應該是生態綠道、經濟航道、文化通道和科技廊道?!彼握\說,預計2022年底前引江濟淮主體工程將基本建成,2023年開展航運、供水等工程聯調聯試,年底基本完成建設任務。
目前,工程沿線一些城市國土空間控制規劃編制工作正在進行,新的發展藍圖在緊密謀劃中。合肥市引江濟淮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星說,合肥市將以打造世界知名運河為目標,力爭將江淮運河合肥段打造成綠水青山的生態文明示范帶,傳承江淮風韻的文化旅游風景帶,承載國家戰略的產業經濟發展帶。
專家預計,未來我國將形成以長江、淮河、江淮運河為水運主通道的千噸級“工”字形水運網,直接推動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中原經濟區更好地協同發展、綠色發展。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