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7月2日電(記者閔尊濤 袁慧晶)“喜連連來笑連連,山林田地再確權,感謝黨的政策好,農民吃了定心丸?!壁M南地區人民傳唱的這首山歌,描繪的是土地確權后農民土地權益得到保障、農民信心倍增的現實圖景。
在江西省會昌縣文武壩鎮涼舟村,村里約800畝耕地全部流轉出去發展貝貝小南瓜等設施蔬菜產業。
“現在普通農戶除了每畝有600元土地租金,在蔬菜基地務工每月都有2000多元收入。去年,我們村集體收入達到近10萬元?!睕鲋鄞妩h支部書記孫小明說,土地流轉起來后,不僅村民土地收益增加了,村集體也有了穩定收入來源。
半個多世紀前,在贛南等地區,土地革命轟轟烈烈開展。
“正月里來是新春,紅軍發我土地證,四四方方一張紙,圓圓巴巴一顆印。”一曲贛南山歌,傳唱出土地革命時期拿到土地證的窮人終于翻身、開啟新生活的歷史畫面。
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經濟社會條件不斷變化,我國農村土地制度幾經變革調整。改革開放后,農村土地制度逐漸確定下來,形成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黨的十八大后,為進一步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真正讓農民吃下“定心丸”,全國范圍內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開始實施。
從土地證到確權證,不變的是黨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去年,文武壩鎮一萬八千多畝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順利完成。
“這輪土地確權工作,不僅保障了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而且為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打下了堅實基礎?!蔽奈鋲捂傸h委書記劉金祥說。
走進文武壩鎮古坊村,大棚蔬菜、露天蔬菜、水產養殖、火龍果葡萄采摘、四季果采摘、家禽養殖等產業基地和生態農莊錯落分布,產業發展一派欣欣向榮。
江西省會昌縣文武壩鎮古坊村葡萄采摘基地。新華社記者 閔尊濤 攝
“去年,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1萬元,從之前‘空殼村’變成如今的‘富裕村’?!惫欧淮妩h支部書記鄒連生說,這一重要轉變得益于土地經營權流轉后,充分盤活了現有土地資源。
古坊村是江西省“十三五”省級貧困村,長期以來,以水稻種植為主,產業結構單一、增收渠道狹窄,全村60%以上村民選擇外出務工,村里800多畝耕地,30%以上撂荒,這種狀況持續了十多年。
2015年底,在外地經商多年的鄒士榮,被鎮村干部請了回來,作為村里致富帶頭人。
有著豐富創業經驗的鄒士榮認為,農村產業要發展,關鍵是把土地資源充分盤活起來。他和村干部開始商量成立專業合作社,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動員村民加入合作社,把分散土地流轉后集中起來發展產業。他和村干部給農民算收入賬。不到兩個月時間,村里9個小組的108戶村民都答應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流轉到耕地398畝、山地1000多畝、魚塘100畝、大棚100畝。
2016年4月,村里合作社正式成立,不到一年時間,蔬菜、果園、魚塘等產業基地相繼建了起來。2017年年底,合作社第一次給村民分紅。2018年,村里興建了一個生態農莊,搞起了生態旅游。
產業興旺起來,村民也跟著富起來。古坊村人均年收入從之前的不到3000元增至現在的6000多元。看到村里近些年來的巨變,許多在外務工的村民也紛紛選擇回來發展。
古坊村通過土地流轉推動農村產業發展、農戶脫貧增收在周邊村鎮形成了示范帶動效應。
近年來,會昌縣相繼建立烤煙、瓜果蔬菜、優質稻及制種、花卉、小龍蝦等試驗示范基地,拉動項目區土地集中高效經營。
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及煙水配套工程的實施,會昌縣發展烤煙規模種植,著力打造集中連片基地,推動了土地流轉,目前全縣共發展烤煙3.6萬畝,規模經營農戶1700余戶。
會昌縣在縣、鄉(鎮)兩級成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專門負責土地流轉供求登記、信息發布、土地評估、合同簽證、法律政策咨詢等工作,為土地流轉雙方提供服務。
“土地確權已落實,幸福生活萬年長。”吃下“定心丸”的農民正不斷將美好生活憧憬變成現實圖景。(視頻記者:羅晨 孫楠)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