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鄭州6月11日電(記者桂娟、雙瑞)研究人員最新發現,我國最古老的雕塑可追溯到13500年前,造型是一只不到2厘米長的“小小鳥”。
6月11日,一個來自中國、法國等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上公布了在河南省的一項重大發現——一個微型鳥雕像,靈井鳥雕像。研究者認為,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500多年。
靈井鳥雕像出土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雕像非常小,高1厘米多,寬僅0.5厘米。形體粗壯,短頭,有圓形的喙及長尾,很可能屬于雀形目。藝術家沒有雕刻這只鳥的腿,而是削了一個可以讓它站立的底座。
靈井鳥雕像是用一塊中等大小的哺乳動物肢骨骨干碎片雕刻而成,骨頭經過加熱處理,是燒焦的骨頭。雕刻時使用了研磨、琢削、刮削和切割四種不同技術,在較小的物體上達到驚人的平衡和美麗。
“其制作工藝從發現的半成品上得到印證,有的半成品上遺留有類似刀片刮擦的痕跡,這種刀片可能就是以往稱為‘雕刻器’的細石器?!闭撐牡谝蛔髡?、山東大學教授李占揚說,在出土鳥雕像的地方,發現了用燧石制作的雕刻器。
為什么研究人員認為這個雕像是鳥而不是別的呢?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教授弗郎西斯科表示,一是它有類似鳥的頭、喙、喉、胸部和背部;二是兩個側面經過細致處理,以接近大多數鳥的解剖特征;三是在眼睛的位置加上了標記。
他認為,沒有雕刻翅膀并不構成作為鳥的障礙?!八囆g表現是對現實世界做加減法的修改操作,翅膀的缺失也可能由于制作的骨頭碎片厚度不夠等原因?!?/p>
“在東亞,之前并未發現過這類雕塑藝術,之后也不見其繼承者,靈井鳥雕像的來源和去向仍是一個謎。”李占揚說。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