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1日電 從湖底干得只剩白堿,到重新注滿已超過1個杭州西湖的水量,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的高原濕地泊江海子正恢復“?!钡娜菝病6S著生態逐步向好,遠走他鄉13年的“鳥類熊貓”遺鷗,已連續兩年成群返回保護區棲息,數量也成倍增長。
進入5月,鄂爾多斯高原上氣溫快速回升。站在高坡上眺望,泊江海子濕地湛藍的水面,宛若嵌在草原上的一面鏡子,微風吹過,碧波蕩漾,成群的鳥兒在水里捕食嬉戲?!?月上旬冰面剛融化,遺鷗就飛來了。去年來了800多只,今年有2000多只?!倍鯛柖嗨惯z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邢小軍握著望遠鏡,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遺鷗是20世紀70年代才被認定的新物種,因發現晚而得名。由于數量少、分布區域小,被我國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0年,遺鷗還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遺鷗冬季在渤海灣一帶越冬,春季則飛到我國西北部和蒙古國、哈薩克斯坦等地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島上棲息繁衍,對棲息繁殖地極為挑剔。1987年,鳥類專家在泊江海子濕地發現遺鷗種群,最多時有近1.6萬只,占全球發現量的60%以上,成為當時全球最集中的遺鷗分布區和繁殖地。
20世紀90年代,泊江海子約有10平方千米水面。21世紀以來,受降水減少、補水季節河被攔截等影響,水面迅速萎縮,到2006年,水面僅剩約1平方千米,湖心島變為陸地。也是從這一年起,遺鷗連續13年沒有飛回這里。
“水干了,湖底的白堿有三四厘米厚,一起風白茫茫的,啥鳥能活?”62歲的牧民宋秋蓮住在濕地附近,回憶起干涸時的景象,她連連搖頭。
讓遺鷗回“家”,必須恢復濕地生態系統。2018年5月20日,長約24千米的管線工程全線竣工,開始引黃河水為濕地補水。附近煤礦的疏矸水,經過凈化后也注入濕地。至今,共人工補水1600多萬立方米,超過杭州西湖的水量。
拆除季節河上的11座淤地壩,恢復自然補水;關停保護區內的旅游、養殖場等設施,減少人類干擾;人工增補魚類等水生物,完善食物鏈……系統治理,正讓濕地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
目前,濕地水面已恢復到近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7米,最深處超過6米,重新形成4座適合遺鷗等鳥類棲息的湖心島,水生物也日漸豐富。鄂爾多斯遺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監測數據顯示,近兩年,有包括遺鷗在內的80多種禽鳥來此棲息繁殖,特別是秋季,來濕地棲息的鳥類超過2萬只。
宋秋蓮揮著鞭子,把靠近保護區緩沖區的幾只羊趕了回來,“不光是水多了、鳥多了,周圍的草也越長越好,放牧省事多了”。
“我們相信,只要持續治理,泊江海子濕地就一定能重新成為遺鷗棲息繁衍的樂園。”鄂爾多斯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韓玉飛說。(記者 于長洪、任會斌、朱文哲)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