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題:“金沙灘”上希望無限——寧夏永寧縣原隆村脫貧調查
特約調研組
這是一次背井離鄉的陌生之旅,更是一曲邁向全面小康的時代壯歌。
永寧縣閩寧鎮建設初期,群眾在進行農田水利建設。攝于1997年7月。 新華社發
寧夏西海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1997年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到寧夏調研東西協作對口幫扶工作,被西海固的貧困所震撼,提議將西海固不宜生存地方的貧困群眾“吊莊”搬遷到銀川河套平原待開發荒漠地,建設新家園,并親自命名為“閩寧村”。由此,6萬多西海固人陸續告別家鄉,來到這片陌生的戈壁灘。2002年,閩寧村發展成閩寧鎮。經過20多年不懈苦干,當年的“干沙灘”變成了“金沙灘”。
原隆村是閩寧鎮的一個新村,2010年規劃建設,2012年至2016年分批實施搬遷,來自原州區、隆德縣13個鄉鎮的10578名群眾到這里扎根。2016年7月19日,一直牽掛著西海固移民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原隆村考察調研,他充分肯定移民搬遷的成效,祝愿鄉親們生活越來越好。
盛夏時節,我們走進原隆村,深刻感受了生態移民給群眾帶來的幸福生活:千畝葡萄園、紅樹莓園生機盎然,成片的光伏大棚蔚為壯觀,新民居整齊劃一,水泥路四通八達,傍晚的小廣場歡聲笑語……
政策引導——搬得出
西海固的苦,原隆村人終身難忘:山大溝深,干旱缺水,土地貧瘠,一年年干到頭,往往還是“鍋里缺糧、缸里缺水、身上沒錢”。換個地方、換個活法的心思,大家不是沒動過,但一想到人往何處去、錢從哪里來,又不敢多想。2010年,寧夏決定實施“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對不宜居住區的34.6萬人進行大規模搬遷。一批批西海固群眾迎來了希望。
原隆村人搬得順利,首先是地方好。“早就聽說過,川地,靠銀川,能吃上黃河水,是個活地方”,這是當初很多群眾得知要搬到閩寧鎮時的共同反應。拿出鎮北這塊地接納移民,是永寧縣委深思熟慮的結果:閩寧鎮地處揚黃灌區,附近有玉泉營等大農場,到銀川交通方便,能徹底改變移民的生活環境;當地幾萬老移民,大部分來自西海固,鄉音同、鄉情近,便于移民融入社會。
搬出山花費大,幫扶到位才能邁出步。從住房、農補到社保,政府拿出一系列優惠政策:每戶只花1.28萬元,就可得一套54平方米住房,4到6分地一個院;與遷入地群眾一樣享受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老家的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補貼可以繼續拿。單是住房,各級財政就為每戶補貼將近3萬元。
盡管走出大山是渴盼已久的事,但真到了搬的時候,鄉親們的心情還是復雜的。畢竟,這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鎮移民辦原主任撒奮勇說,第一批搬遷時,他到隆德縣的一個村子接移民,有個小女孩,剛開始還興奮地蹦來蹦去,搬著搬著,就坐在碾子上默不作聲,因為她知道,這里怕是再也回不來了。許多人正是這樣既充滿希望,也帶著眷念,走向400多公里外的新家園。
永寧縣原隆村的孩子們在新居前的休閑廣場上玩耍。攝于2018年8月。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建好家園——穩得住
在西海固時,群眾普遍面臨住房差、吃水難、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要讓移民人心安定,首先就得把這些難題解決好。在上級支持和福建對口幫扶下,原隆村統籌使用各類資金,一一解決這些難題,做到了家用設施接近城里,公共服務便利完善,政策兜底暖人心窩。
過去在西海固,人們住的是窯洞、土坯房,出門一刮風就黃土飛揚,吃水要走好幾里路到山溝里接,遇到大旱天得翻遍干山枯嶺去找水,他們說“人都好像是干癟的”。如今在原隆村,家家住新房、有院子,通水、通電、通網絡,用太陽能熱水器、用衛生廁所,生活垃圾統一處理,不少群眾家里有沙發,墻上掛字畫,地上擺盆栽。說起生活的變化,村民感觸最深的是用水,“龍頭一擰水冒著呢,每個人都干干凈凈的,精氣神大不一樣了”。
過去在西海固,孩子上學大多每天要走十幾里山路,村民到鄉上鎮上辦點事來回要一整天,看病就醫往往是能拖就拖。如今在原隆村,孩子們走幾百米就能到學校,到鎮上讀高中坐公交車十幾分鐘就到,村民有個小病小痛在家門口隨時能治,醫保報銷、戶籍登記等十幾項服務不出村就能享受。村黨支部書記王升說,現在上學方便了,孩子們都很用功,村里每年能考上30來個大學生。
原隆村老弱病殘人口多,不讓全村1500多位老人、400多位殘疾人在小康路上掉隊,是脫貧攻堅的一件大事。針對這些特殊群體,村里在醫保全覆蓋、低保和五保應保盡保的基礎上,還實施了“56789”暖心工程:為50歲以上村民免費體檢,為60歲以上老人過生日,為7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100元補貼,為80歲以上低收入老人每月發350元補助,對重癥精神病人、重度殘疾人、失獨家庭等提供9項特別保障,共有2560多名群眾受益。
談起移民前后的生活,群眾普遍覺得“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像重新活了一次”。73歲的村民楊俊秀告訴我們:“對老家還有感情,但要回去生活肯定是不習慣了。”搬遷以來,全村人沒有一個再回老家生活的。
永寧縣原隆村原隆小學老師用電子屏給孩子們上課。攝于2019年9月。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發展產業——能致富
移民搬遷是為了脫貧致富。原隆村堅持搬遷、產業同步抓,立足區位優勢,做好土地文章,走出一條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同時,努力讓群眾有活干、能增收。
發揮優勢,培育壯大種養業。縣、鎮黨委認為,原隆村人均6分地,采用傳統的生產方式,怎么刨也刨不來富裕。因此,從搬遷一開始,就指導村里對全村6900畝耕地實行統一整治、統一流轉,發展現代農業。憑借地處賀蘭山東麓、日照和水土條件好的優勢,村里引入龍頭企業合作,種植葡萄、紅樹莓4300多畝,建成光伏設施大棚588棟、萬頭肉牛養殖基地1個。由于方向對頭、有專業水準,這些新產業短短幾年就有模有樣了。
特色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得益于龍頭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原隆村成了山林互映的詩意田園。葡萄園里建酒莊、搞品鑒,紅樹莓戶外觀光,光伏大棚生態采摘,村里的產業鏈由此不斷延伸,逐步融入銀川西線旅游帶和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旅游文化長廊,成了國家級旅游重點村、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去年,酒莊、紅樹莓基地等接待游客10多萬人次。
產業興旺,就業收入跟著興旺。村里的幾大產業,都屬于勞動密集型,就業門檻也不高,村民們稍加培訓就能干。為了擴大就業,村里辦起勞務公司、扶貧車間,提供技能培訓。“4050”忙種植,“2030”搞服務,居家的老人、婦女做手工,村里大部分勞力都在本村本鎮實現了就業。去年,全村務工3500多人,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路建花,2017年到紅樹莓基地工作,從服務員干起,邊干邊學,逐步成長為庫管、餐飲部副經理,現在年薪8萬多元,全家順利脫貧。
“有活干,村里富了,大伙都能富了!”走訪中,我們聽到不少群眾這樣感嘆。過去,大家是天天苦熬日子,現在是帶著勁頭干活。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20元,比2014年建檔立卡時增長1.9倍,貧困發生率降為2%。村里近五分之一的家庭買了小轎車。
永寧縣原隆村的光伏大棚。攝于2019年9月。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有效治理——過得好
這幾年,原隆村以黨建為引領,干群結合完善社區治理,情理交融促進民族團結,春風化雨培育文明新風,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圍繞脫貧攻堅,村黨支部配強了班子,搭建了“支部-黨小組-黨員-居民”的管理網格,與龍頭企業共建聯合黨支部,最大限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剛搬來時,家家住房一個樣,有的老人外出經常找不到家門,一些黨員就主動在村口蹲守引路,“干部和群眾的心一下子就貼在一起了”?,F在,村里有新上項目、分配補貼之類的事,都是干部帶著群眾商量辦。群眾說,老百姓辦事有人管,村兩委說話有人聽,這是村里和和順順的最大本錢。
原隆村是回漢混居村,回族群眾占三分之一,回漢群眾“門挨著門、墻連著墻”。村里把民族團結當作“生命線”,除做好日常宣傳教育外,還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干部作用,組建“和諧大叔”調解組,隨時開展村民關系調解。回漢群眾彼此理解、相互包容,把村子當作共同家園。村里的秦腔隊搞培訓,不少回族群眾跑來當旁聽生;“花兒”隊伍中,也不乏漢族少年參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原隆村成了自治區有名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
為了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原隆村堅持把扶貧同扶志、扶德相結合,通過建立宣傳欄、繪制文化墻、打造道德文化長廊,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移風易俗示范戶等評選活動,教育引導群眾實干苦干。現在,全村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創業致富”、“勤儉持家”、“崇善孝敬”等家訓,他們說貼在門上就是告訴別人一定要說到做到。村民海國寶說,剛來時,好多群眾追著干部“比窮”爭補助,如今是自個心里暗暗“比富”,生怕不努力就趕不上別人。
走出山區,走進平川,走向小康,走向富裕。閩寧鎮20多年的探索,原隆村6年多的實踐,證明擺脫“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移民搬遷這條路走對了。今天的原隆村,就像村訓“恩澤原隆、厚德為善”所表達的那樣,家家知恩感恩,感謝共產黨、感謝習近平總書記,人人向善向上,誓用雙手建設更美的家園。
這片“金沙灘”,真的是希望無限、前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