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題:讓“想當科學家”成為更多孩子的理想
新華社記者岳冉冉、董雪
“我想當科學家!”當孩子們喊出自己的理想,群英薈萃的科技天地、群星閃耀的浩瀚星空都會為他們留出一席之地。當5月30日的“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與“六一”相遇,如何讓更多孩子沐浴科技之光、生長在科學土壤,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你小時候也許有過當科學家的理想,老一輩以為是兒戲,然后,你成為了現(xiàn)在的你。今天當你的孩子也鄭重地說出“我想當科學家”,你要堅定地回應(yīng):“寶寶,有志氣!”
即使這是一句不經(jīng)意的童言,我們也要把它看作是孩子心底生出的一顆科學之種。我們應(yīng)該為之欣喜,更要鼓勵、保護好那顆嬌嫩的種子,給它創(chuàng)造生根發(fā)芽的機會。因為,自幼心懷科學夢想的孩子,將來即使沒有成為科學家,長大成人也一定會具備科學精神、科學素養(yǎng)——這正是一個立志于實現(xiàn)偉大復(fù)興的民族不可或缺的。
當科學家要能創(chuàng)新、敢質(zhì)疑,在孩子們筑夢的路上,有些地方需要我們留意:當他問出“為什么”時,請鼓勵他去思考;當他拿出小發(fā)明時,請贊美他的創(chuàng)造;當他的回答不是標準答案時,請試著理解與鼓勵。
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小腦瓜里裝著的“財富”,那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追根究底的好奇心、不可思議的創(chuàng)造力……這些“寶貝”都是開啟科學大門的密鑰,但這些品質(zhì)又像晶瑩剔透的露珠,珍貴易碎,需要我們倍加愛惜。
為孩子們當科學家的夢想鋪路搭橋,需要集全社會之力,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的氛圍,讓科技工作富有吸引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們用科學的眼光觀察、審視這個世界。
當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黃大年都成為孩子心中的偶像;當科技館、實驗室成為孩子思考、實踐的主場;當院士、教授、研究員成為孩子前行路上的“船長”;當7天的全國科技活動周變成300多天的科普日常……如此,孩子們心底那顆科學的種子,一定會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