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3月1日電 題:河南鹿邑:特色農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新華社記者王林園
“帶貧企業提供楸樹種苗和肥料,上門提供技術指導,而且還包銷,過一段時間樹苗賣了,俺就不再是貧困戶了!”近日,在河南鹿邑縣高集鄉大宋村,貧困戶張聘禮告訴記者,政府和帶貧企業幫助發展起來的楸樹產業已經成了當地群眾的“致富經”,連年增收也讓張聘禮對生活充滿信心。
據鹿邑縣林業局局長萬建華介紹,楸樹苗圃可以一年繁育多年收益,從第二年起,可按育種、城市綠化、經濟林等不同需求,分批間苗銷售,實現增收。2017年起,高集鄉采用“公司+貧困戶”的運作模式,由鄉黨委牽頭,潤禾公司結對28戶貧困群眾,發展楸樹種植96畝,助力脫貧致富,今年52歲的張聘禮便是其中之一。
張聘禮的妻子患有小兒麻痹癥,借助雙拐,勉強可以做做飯、料理些簡單家務??恐蠌埻獬鰟展ぃ患胰说娜兆舆€過得去。然而,2015年,老張在外務工時造成右手骨骼損傷變形,落下殘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少了穩定收入,家庭生活陷入困難。
談起自己種植的“搖錢樹”,老張為記者算起了經濟賬。他育了2.5畝梓樹苗,6800多株,去年春天,按每株0.7元的價格,剔掉800多株梓樹苗賣給帶貧企業,獲得近600元收入,剩下的梓樹苗由帶貧企業免費嫁接成楸樹。去年秋季,在帶貧企業聯系下,老張以每株5元的價格,把樹徑3公分以下的苗木,交給企業統一銷售,又賣了5300元。望著近5000株根壯莖直的楸樹苗,老張算了下,之后三年內,保底也得有4萬元的收入。
鹿邑縣政府縣長李剛說:“我們鼓勵各鄉鎮立足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種養殖業等扶貧產業,破解產業增收難題?!?。
2015年,高集鄉馬爐村村民馬祥泰返鄉創業,創辦潤禾農業公司,設立千畝楸樹繁育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在鄉村道路、溝渠兩側栽植楸樹26萬余株。這幾天,在潤禾公司,農戶正按規格將楸樹苗運來,然后裝上運往各地的貨車,并現場結算現金。馬祥泰還囑咐前來交樹的貧困戶:“大家不要擔心銷路,這次是樹徑4厘米的,過幾天5厘米以上的價格會更高。”
據介紹,鹿邑縣近年發展特色農業,已建成高標準糧田82萬畝,流轉土地35萬畝,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8家,專業合作社2455個,特色農業生產基地80家,并形成楊湖口鎮的蒲公英、高集鄉的楸樹、宋河鎮的小辣椒、生鐵冢鎮的中藥材、穆店鄉的金絲皇菊等特色產業,為群眾脫貧致富增添活力。
鹿邑縣委書記梁建松說:“圍繞特色產業,結合貧困戶和帶貧企業建立產業支撐體系,以產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可以變‘輸血’為‘造血’,擴大群眾穩定增收渠道,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p>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