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2月6日電 (黃毅、張德利)初冬時節,四川南充市嘉陵區石樓鄉袁家店村,柑橘果壓枝頭,地里蔬菜郁郁蔥蔥。正在地里勞作的村民茍玉清見到記者,放下手中的農活,擺起“龍門陣”:公路通到組、便民路通到戶,家家住上安全舒適的房屋,村里的柑橘、香桃產業初具規?!?/p>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靠頭羊?!逼堄袂逭f,區林業局派駐干部李星稅到村里當第一書記后,帶領村民們培育產業、建設新村、修建公路……幾乎天天在村上,忙里忙外。他指著地里掛果的柑橘說,這一片柑橘林前年栽的,今年大面積掛果。
“只有把黨支部建強,黨員的作用發揮好,才能更好地帶著群眾干?!崩钚嵌愄寡?。
南充市1290名建檔立卡貧困村第一書記全面推行“帶班子強隊伍、帶群眾強主體、帶發展強產業、帶真情強服務、帶新風強治理”為主要內容的“五帶五強”工作法,助力脫貧攻堅,交出了社會滿意、群眾公認的答卷:到今年11月底,南部、蓬安、嘉陵、高坪、儀隴等5個貧困縣區實現脫貧摘帽,794個貧困村退出、49萬貧困人口成功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0%下降為目前的1.5%。
南充脫貧攻堅任務繁重,2014年全市9個縣(市、區)中有4個國貧縣、3個省貧縣,1290個貧困村,57.8萬貧困人口。面對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的現實,如何解決“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對此,南充市委著力創新第一書記“五帶五強”工作法,讓第一書記成為脫貧攻堅的“先鋒隊”、助農增收的“播種機”、群眾工作的“主心骨”,有效破解了脫貧攻堅難題。
脫貧難點在增收,關鍵在產業。南充市的第一書記們積極探索創新“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黨員示范戶+貧困戶”模式,全市建立脫貧奔康產業黨組織926個,招引龍頭企業160多家,新建產業基地15.1萬畝,帶動7.2萬戶貧困戶入園發展,實現戶均增收1.2萬元以上。
用真心帶真情,為民情懷始終不變。在南充市,第一書記們帶領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成員定期入戶走訪,記好民情日志,分類建立臺賬,實行限期辦理,解決了許多群眾具體困難。儀隴縣馬鞍鎮玉蘭村第一書記張立兵,引導村“兩委”規范為民辦事服務全程代理工作制度,對戶籍變更、嬰兒入戶、建房審批、土地流轉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全部由村委代為辦理。
第一書記“五帶五強”工作法覆蓋了南充所有的貧困村,貧困村面貌如今發生了巨大變化,業興、家富、人和、村美,809個貧困村被評為省、市“四好”新村。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