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 10月12日夜間開始,京津冀地區出現霧和霾天氣。此次過程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影響范圍較大。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專家對此次過程的發生發展進行了分析,并與往年同期的霧和霾天氣進行對比。
專家: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工程師 呂夢瑤
采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黃彬 姜虹 新華網 郝多
15日夜起京津冀霧和霾天氣緩解 17日白天消散
記者:京津冀地區本次霧和霾天氣過程的發展情況如何?
呂夢瑤:此次過程主要影響京津冀中南部地區,整體強度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其中12日夜間至13日白天主要污染區域集中在河北中南部,以輕到中度污染為主;13日午后起,污染區域逐漸北抬,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地區,以中度污染為主,個別地區出現了重度污染。從能見度監測實況來看,在此次過程期間,受影響地區白天的能見度以2至5公里為主,夜間至早晨局地出現了短時的能見度低于1公里的低能見度天氣現象。
此次過程從12日夜間開始發展,整體看來,污染物濃度呈現緩慢波動上升的態勢。從污染程度和影響范圍來看,此次過程可以算是今年入秋以來第一次較為嚴重的霧和霾過程,但是相對于往年秋冬季發生的霧和霾天氣過程還是相對較輕的。
從此次過程的消散時間看來,預計15日夜間至16日凌晨,受華北地區的降雨天氣影響,北京和河北北部地區的霧、霾天氣將有所緩解。16日上午,河北北部、北京、天津的霧和霾天氣將得到有效清除,但是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受短時上游污染物傳輸的影響,污染物會有加重的過程。16日夜間至17日,隨著冷空氣繼續南下,山東西部、河南北部地區的霧和霾天氣也會有所緩解。此次過程會在17日白天減弱消散。
記者:今年入秋以來共發生過幾次霧和霾天氣過程?
呂夢瑤:除目前正在發展影響的霧和霾天氣過程外,今年入秋以來,只有9月13日前后,北京地區出現了一次很弱的輕度污染天氣。而10月5日當天出現的輕度污染天氣僅持續一天,甚至不能記錄為一次過程。
靜穩天氣是霧和霾天氣發生的氣象條件
記者:此次霧和霾天氣發生的氣象原因是什么?
呂夢瑤:12日白天開始,京津冀地區的靜穩天氣逐步建立:從整體的環流形勢看來,500百帕高度以緯向環流為主,沒有明顯的冷空氣活動;區域內低層大氣以南風為主,近地面風速較低,靜風頻率高達44.5%,加之輻合線始終在天津、北京南部至河北西部沿山一帶來回擺動,有利于污染物在輻合線周邊堆積;隨著過程的發展,整個區域內相對濕度逐漸增大,有利于污染物二次反應的發生,同時有利于能見度的降低;另外,京津冀地區混合層高度總體呈下降的趨勢,不利于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擴散。
記者:為什么在秋冬季節容易出現霧和霾天氣?
呂夢瑤:進入秋冬季之后,大氣環流形勢逐步穩定。一方面,降水減少導致濕清除的條件變差;另一方面熱力條件相對不利,垂直方向上的對流就會減弱,導致大氣層結多以穩定結構存在;在水平方向上,在夏季到冬季的轉換過程中,沒有明顯的冷空氣補充南下,低層以小靜風為主。所以秋冬季節大氣結構相對穩定,容易建立靜穩天氣形勢,這些都是霧和霾天氣容易發生的氣象因子。而進入供暖季后,北方地區燃煤的排放也會相對增加,所以發生大范圍霧和霾天氣的可能性也會逐漸升高。
霧和霾天氣近年來明顯減少
記者: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入秋以來,京津冀地區的霧和霾天氣過程發生情況是怎樣的?
呂夢瑤: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入秋以來,京津冀地區發生霧和霾天氣過程的次數比2017年同期略偏少,但與2014年至2016年相比,呈現出明顯下降的態勢。一方面,今年的氣象條件較為有利,近期冷空氣活動頻繁,冷渦在東北地區維持,不斷有冷空氣分裂南下。另一方面,近年來采取的減排措施行之有效,污染物的排放減少。所以,近兩年的霧和霾天氣發生較少。
以北京為例,今年9月以來(截止到10月14日),北京出現中度以上污染天氣的時段占比為2.3%,2017年為4.5%。而在2016年同期,北京中度、重度污染天氣發生較多,甚至超過了20%;2015年同期雖然低于2016年,但北京甚至發生了嚴重污染天氣。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