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南京5月19日電(記者 陳席元)中國和不少亞洲國家以稻米為主食,然而水稻具有富集有毒物質砷的能力,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中外科學家近日找到一種新辦法,通過操控水稻基因降低砷含量,給水稻“解毒”。
砷以無機砷和有機砷等多種形式存在,無機砷毒性較高。水稻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土壤中的砷,因此對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而言,降低水稻中的砷含量是一項重大課題。
研究發現,水稻中的砷多是通過硅的轉運蛋白lsi1和lsi2“混進”植物機體內的。以往,科學家采用使這組蛋白基因突變的辦法降低砷含量,但此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同時也會降低硅的含量,導致水稻減產。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趙方杰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了另一對水通道蛋白NIP1;1和NIP3;3也具有轉運砷的能力,但它們對硅的運輸能力較弱?;谠撎匦?,研究人員操控這兩種蛋白的基因,讓它們運輸的砷無法留在植物體內,既達到了“解毒”的效果,水稻硅含量和產量也沒有受到顯著影響。
該研究由中、日、英三國專家團隊合作完成,中方為第一完成單位,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新植物學家》上。
【糾錯】
責任編輯:
程瑤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