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反應快 打擊準 射程遠東風-26正式進入火箭軍戰斗序列
火箭軍某導彈旅近日進行了新型號導彈武器裝備的接裝換裝儀式。26日下午,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證實,列裝火箭軍部隊的新型號導彈武器為東風-26型導彈。他說:“該型導彈經過試裝試用和作戰檢驗,具備了整建制裝備部隊的條件,授裝后已正式進入火箭軍戰斗序列?!?/p>
對此,中國導彈技術專家、核戰略專家、量子防務首席科學家楊承軍教授在第一時間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采訪。
楊承軍介紹:“東風-26型導彈是一種核常兼備的固體中遠程彈道導彈,射程可達5000公里左右,已達到遠程彈道導彈的基本射程。該型號導彈可以對點目標、動目標進行打擊。東風-26型導彈研制周期10年,2013年基本定型,2014年實現了核常兼備,2015年具備了打擊海上大型移動目標的實戰能力,現在正式加入火箭軍導彈部隊的戰斗序列,主要用于維護我國陸地和海上邊境的安全。”
東風-26型導彈首次曝光于2015年九三閱兵式上。當時《科技日報》刊登的報道透露,東風-26型導彈是“以精確打擊驚艷亮相的‘核常兼備、懾戰一體’的中國新型號戰略導彈”。而由于其射程更遠,廣大軍迷賦予其“關島快遞”的威名。
國防部披露,東風-26型導彈是我們國家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具備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中國自行研制的武器;二是戰斗部核常兼備,既可遂行快速核反擊任務,也可遂行常規中遠程精確打擊任務;三是打擊目標陸海兼備,具備對陸上重要目標和海上大中型艦船精確打擊能力;四是融合了多項新技術,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
楊承軍表示:“東風-26型導彈是火箭軍部隊唯一能夠實施核常兼備打擊能力的武器,采用了多種先進技術和新型材料,同時也為運載多個戰斗部預留了發展空間。目前主要還是用于常規作戰,由于它的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升,在未來實戰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普通民用目標的附帶損傷。東風-26型導彈可以覆蓋包括關島在內的第二島鏈的絕大部分地區,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和印度全境,可以適應不同的自衛反擊作戰需要。”
當前,我國火箭軍部隊已經擁有了能夠打擊海上大型移動目標的能力,如東風-21D型導彈已經列裝并形成實戰能力,為什么還要發展東風-26型導彈呢?
楊承軍介紹,首先兩者射程不同,東風-21D導彈射程不到3000公里,而東風-26型導彈射程可達到5000公里,可打擊位置更遠的敢于來犯之敵;其次,兩者搭載的戰斗部不同,東風-21D只能搭載常規戰斗部,而東風-26型導彈既可搭載常規彈頭也可搭載核彈頭;第三,東風-26型導彈的發射準備的時間更短、反應速度更快;第四,東風-26型導彈的打擊精度更高,可以有效對各種點目標實施打擊;第五,這兩種型號導彈的殺傷破壞機理也有區別,東風-26型導彈可以運用強大的沖擊波、電磁輻射脈沖、高動能鉆地等戰斗部,其殺傷破壞作用更大。
國防部披露,東風-26型導彈已具備了整建制裝備部隊的條件。
“整建制裝備部隊意味著東風-26型導彈已經在火箭軍的基本作戰單位列裝,并形成了一定數量和規模的核常作戰能力,可以隨時進入高戒備狀態。只要維護國家安全有需要,在軍委下達作戰命令后的極短時間內,武器系統很快就可以進入作戰狀態,部隊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實施有效核反擊和常規打擊行動。”楊承軍說,“之所以現在披露東風-26型導彈整建制裝備部隊的重要信息,我理解這是黨中央、中央軍委針對現在我國所面臨的軍事斗爭形勢而作出的重要戰略決定。它釋放出這樣一個信息,即中國有決心、有意志、有手段和有能力來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國防部發言人特別強調:“中國自衛防御的核戰略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沒有任何改變?!保ㄓ浾?張強)
-
火箭軍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正式加入戰斗序列
近日,火箭軍在某導彈旅組織新型號導彈武器裝備授裝接裝儀式,標志著這個導彈旅由組建擴編、試裝試用,轉入全面形成作戰能力的新階段。2018-04-15 20:56:26
-
火箭軍“三型”高級士官群體成為托舉導彈飛天中堅力量
火箭軍11日在京隆重舉行授銜儀式,106名士官接過命令狀,換上嶄新的一級軍士長軍銜。2018-04-11 17:33:11
-
火箭軍專業化預備役保障勁旅助推導彈騰飛
為提升平戰轉換和裝備技術保障能力,他們先后抽組近千名預備役官兵,按照模塊化嵌入方式,在演訓任務中與導彈旅團進行需求無縫對接,涵蓋全要素全流程,突出惡劣天候、夜暗條件、復雜課目等實戰環境,組織緊急出動、疏散隱蔽、機動轉進、實裝保障等訓練。2018-02-14 14:30:58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