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題:看清美國“疫鬧”的真面目
新華社記者
4月28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00萬例。新冠疫情在美持續肆虐,美國各州相繼進入“緊急狀態”。疫情之下,人們的經濟社會生活方式遭受重大沖擊,學校、商店關閉,昔日的鬧市街頭如今行人寥寥。此時,美國確診病例數字仍在攀升,“戰疫”之路還在繼續。這是4月2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國會大廈。 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后,防控不力、應對失措的美國政客及其跟班開始了從“污名化”中國到“甩鍋”給中國,再到炒作“天價賠償”的“疫鬧”把戲,令人不齒。
這不,繼美“疫鬧”的“哼哈二將”——國務卿蓬佩奧和白宮國家貿易和制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納瓦羅屢發“驚人之言”后,前白宮首席戰略師斯蒂芬·班農近日也不甘寂寞,上躥下跳,四處兜售“中國實驗室制造病毒”“中國責任論”“中國賠償論”之類的陳詞濫調,大有把“疫鬧”進行到底的架勢。
班農之流的謬論罔顧事實、顛倒黑白、邏輯不通,不符合科學常識與國際法原則,連許多國際知名媒體和美國有識之士都看不下去了。
4月27日,由于餐飲業經營活動停止,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桌椅被集中收納在一起。 美國商務部4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新冠疫情重創需求,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下滑4.8%,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即便如此,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仍未觸底。 新華社發 (郭克攝)
針對“中國實驗室制造病毒”這一陰謀論,不僅世界衛生組織和許多科學家確定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而且美國流行病學專家安東尼·福奇也認為新冠病毒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而非在實驗室環境中產生或強化。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日前發表聲明說,美國情報界認同廣泛科學共識,新冠病毒非人造或經過基因修改。
所謂“中國責任論”更是顛倒黑白。從1月3日開始,中方就定期向世衛組織以及美國等國主動通報疫情信息。1月23日,武漢“封城”后,美國率先從武漢“撤僑”并切斷中美航班,表明其清晰地了解疫情的嚴重性。其時,美國領導人在社交媒體上高度肯定中國的透明度。在白白浪費兩個月寶貴的時間窗口之后,美國疫情暴發,美方隨之“變臉”。對此,《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發表的長篇調查報道有全面梳理,認為美方出現一連串系統性失誤,使其失去減緩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機會。
5月3日,在美國紐約,工作人員在一個公園里向市民發放口罩。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3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50萬例。數據顯示,美國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1156924例,累計死亡病例67498例。 新華社發(郭克攝)
所謂“中國賠償論”更為荒唐。中方是疫情的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更不是病毒的“同謀”。此謬論于法無據。國際上沒有現行法律支持向首先報告疫情的國家追責,歷史上也無此先例。若按照這些美國政客的邏輯,2009年H1N1流感首先在美國確診并大面積暴發,上世紀80年代艾滋病從美國蔓延至全世界,美國是不是要作出賠償?
既然這些謬論站不住腳,為何班農們依然樂此不疲呢?只能說班農們堅信“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會成為真理”。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美疫情日益加重,以蓬佩奧、納瓦羅、班農為代表的一批人坐不住了,紛紛走上前臺,四處兜售這些謬論,以天價賠償為民粹誘餌,蒙蔽美國民眾。
從本質上看,“疫鬧”有三大目的:一是為防控不力找“替罪羊”,二是提振選情,三是散布戰略焦慮。
作為全球疫情“震中”,美國確診病例逾110萬,占全球三分之一左右,病亡數超過6萬。面對“蔓”無邊際的疫情,班農們必須想方設法幫白宮“甩鍋”。不少美國媒體指出,美政客把疫情歸咎于中國,“不顧一切轉移人們對總統的注意力”,企圖靠污蔑中國“造假”“不透明”來掩蓋自身的失誤。
今年是美國選舉年,選舉是美國兩黨今年最大的政治。隨著美股接連熔斷,“牛市”不再,美現政府的“經濟牌”失色,只好靠打“中國牌”來提振選情?!度A爾街日報》網站指出,實現連任最有可能采取的辦法是反華,這或許是其“唯一機會”。
固守零和思維的班農們一貫把中國視為戰略對手,對中國的戰略焦慮并非今日才有,對崛起的中國的遏制打壓從未停止。從挑起貿易戰到制裁中國企業,從“圍堵論”到“脫鉤論”,花樣迭出。而今,隨著中國控制住疫情,復工復產漸回正軌,還盡力幫助全球抗疫,班農們為此焦慮不安,唯恐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受損……于是,美國政客又撿起現成的招術——“打壓”中國,真可謂“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班農們的“疫鬧”會得逞嗎?當然不會。人心所歸,惟道與義??挂咦?4億中國人民空前團結,讓人心空前凝聚。中國的抗疫努力與成效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時與勢、道與義,都在中國這一邊。班農們無端生事,到頭來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新聞鏈接: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