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3月19日電(記者 周舟)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喜怒不形于色”難以實現的原因。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的各種情緒會通過臉色變化表達出來而無需肌肉運動,且約七成人能“察言觀色”,迅速識別出這些情緒。
19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研究顯示,判斷一個人的情緒可以通過觀察其鼻子、眉毛、面頰或下巴等處血流的細微變化,這些變化由中樞神經系統引發。
研究人員從數百張表情圖片中總結出不同的“情感色”,然后將這些顏色附加在面部表情中性的圖片上,讓20名受試者識別,其中包括簡單的“開心”色和“悲傷”色,也包括相對復雜的“悲憤”色和“驚喜”色。
結果顯示,約70%的受試者正確識別出“開心”色,“憂傷”色的識別率約為75%,“憤怒”色的識別率約65%。
研究者還讓受試者看“開心”“悲傷”等非中性表情的圖片,但將部分顏色搞混,例如開心的臉上附加了“憤怒”的顏色,受試者會認為圖片“反?!保瑓s說不出哪里出了問題。
“受試者可以準確識別出哪些顏色與表情相符、哪些不相符。”俄亥俄大學認知科學家亞歷克斯·馬丁內斯說,不論性別和種族,人們表達情緒時都表現出相同的顏色模式。
在我們日常語言中有不少將面色與情緒聯系起來的詞匯,如“臉都氣綠了”,新研究表明這些詞匯有著生理學基礎。
研究人員舉例說,感到厭惡時,嘴角會呈現出藍綠色,鼻子和額頭卻呈現出紅綠色。觀察者可立即理解不同情緒間的細微差別,如面頰和太陽穴泛紅的笑臉是“開心”,而同一張笑臉如果前額更紅一點、下巴沒那么藍,則表示“驚訝”。
人體其他部位皮膚上的血管都沒有面部多,研究人員推測說,人類祖先之所以在進化中褪去面部毛發,可能正是發現通過面色進行情緒交流的好處。
研究團隊還開發出用于識別面部表情的計算機程序,其正確匹配能力超過受試者,如對“開心”色的識別率高達90%。研究人員希望未來將人工智能用于表情識別和模擬。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