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政府29日發布國防發展戰略,打算十年內合計投入相當于上萬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實現躋身“世界十大軍售國”行列目標。一些政府高官強調,擴大軍售主要瞄準西方盟友市場,而如此大規模投入增強國防實力,不是為了應對外國“威脅”,而是意在“創造就業崗位”。
【“十年躋身前十”】
根據這項戰略,澳大利亞政府將設立一個38億澳元(約合194.6億元人民幣)的發展基金,向難以拿到銀行貸款的國防工業出口商提供貸款;在聯邦政府設立國防出口辦事部門;擴充澳大利亞派駐各國大使館武官的職責范疇。
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在悉尼告訴媒體記者,今后十年將有2000億澳元(約合10241億元人民幣)財政預算投入國防能力建設,為澳大利亞和平時期最大規模。
按照他的設想,如此大規模投入應該能使澳大利亞在軍工產品出口國行列中“更上幾層樓”,目前排名第20位,“目標是進入前十”。
美國是全球最大軍工產品出口國,占全球軍售總量大約三分之一強,俄羅斯、法國和德國位列其后。澳大利亞每年對外軍售額15億美元至25億美元,包括電子產品、監控系統和軍用軟件,僅占全球軍售總額0.5%左右。
澳大利亞近期最引以為傲的軍工出口產品之一是法國軍工企業泰雷茲公司澳大利亞分公司生產的霍凱輕型戰車,生產線設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本迪戈市,迄今為止出口日本和荷蘭。
根據《澳大利亞國防雜志》2016年底公布的數據,澳大利亞最大40家軍工企業這一年總收入為103.84億澳元(531.7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增長11%,是該雜志創刊21年來所公布同一數據的最高紀錄。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西蒙·韋澤曼2017年底告訴獨立記者安東尼·勒文施泰因,他不認為“澳大利亞能在近期成為主要武器出口國”,原因是澳方最近十年售出的武器“不算非常先進,也不屬于針對特殊市場需求的產品”。在軍工產業領域,“澳大利亞并無相對優勢,許多其他國家能生產同類產品,而且能以更低成本制造。”澳大利亞軍工產業主要迎合本國需求,以外國軍工企業在澳分公司為主力,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突出競爭力。
【瞄準“盟友”市場】
澳國防工業部長克里斯托弗·派恩說,軍售主攻目標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新西蘭。這4個國家連同澳大利亞,是獲稱“五只眼”的國際情報聯盟成員。
另外,澳大利亞希望同時開發歐洲盟友、日本、韓國、中東地區等市場。
派恩特別說明:“我們的軍工出口戰略不是為那些我們不想進入的市場而設計,而是謀求最大程度開發那些我們過去可能未能充分利用機遇的市場?!?/p>
美聯社報道,新投入的國防預算將大部分用于在澳生產潛水艇、護衛艦等項目。
澳大利亞與法國2016年簽訂軍購協議,投入560億澳元(2867億元人民幣)建造12艘世界最大型柴電混合動力潛水艇。承建方是法國海軍造船局集團,定于2022年在澳城市阿德萊德開始建造第一艘潛水艇。
特恩布爾政府手里另一項“大單”是總預算350億澳元(1792億元人民幣)、計劃2020年開工的9艘海軍護衛艦建造項目,中標企業預計不久將予公布。
【并非應對“威脅”】
特恩布爾說,這一大手筆的國防發展戰略主要目的是為本國創造高技術含量的就業崗位,并非應對任何“國家(安全)威脅”。
澳政府高官和媒體近來不斷發表無端指責中國“滲透”“干涉”澳政治進程的言論。國防方面這番動作,難免讓外媒聯想到其渲染的“中國威脅論”“中國滲透論”。
不過,特恩布爾29日說:“除了朝鮮,這個地區沒有國家對澳大利亞顯現敵對意圖,我們沒有發現本地區的鄰居對我們構成任何威脅。盡管如此,每個國家總是應該未雨綢繆,增強自衛能力,不光考慮今時當下需要,還要著眼今后10年、20年的發展?!?/p>
澳大利亞綠黨參議員尼克·麥金對自由黨-國家黨聯合政府這一雄心勃勃的國防戰略嗤之以鼻,稱其“令人厭惡”。“他們希望澳大利亞成為一個暴力輸出大國、死亡輸出大國和人類苦難輸出大國?!保ㄉ蛎簦ㄐ氯A社專特稿)
-
澳大利亞一水上飛機墜毀6人遇難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警方31日說,一架水上飛機當天下午在悉尼地區墜毀,機上6人全部遇難。2018-12-31 19:20:32
-
新澳擴大軍事關系盯防中國:過萬新軍隊赴澳輪訓
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道外媒稱,在地區戰略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新加坡將擴大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兩處軍事基地并每年再派遣數千名軍人輪駐澳大利亞。新加坡防長黃永宏上月表示,“高漲的民族主義”和“我們周圍被擾亂的和平”正在推動新加坡的軍事開支。2016-05-08 16:17:34
-
澳國防部長否認澳大利亞招募印尼軍方成員
(張可一)澳大利亞國防部長佩恩5日否認澳大利亞一直在招募印尼軍方成員成為“勢力代理”,而在此之前印尼方面已宣布暫停與澳大利亞的軍事合作。在另一份聲明中,佩恩稱澳大利亞致力于“與印尼建立強有力的防務關系”,并將“與印尼溝通,盡快恢復全面合作”。2017-01-06 07:47:27
-
透視“佛系”日本:低欲望令其陷入危機
2018-01-30 09:13:02
-
從《悟空傳》到《花千骨》,文學閱讀將走向何方?
2018-01-30 09:13:02
-
2018年,教育改革的十個關鍵詞
2018-01-29 10:35:41
-
寒假來了,你忍心送孩子上“班”嗎?
2018-01-29 10:35:41
-
基層干部的苦惱:寫材料和填表"捆"住手腳
2018-01-29 10: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