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感觉神经元,人类得以感知冷热、疼痛、触压等外部刺激。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揭示出感觉神经元发育机制,并基于此构建了人类背根结节类器官,有望为慢性疼痛等疾病提供新型药物筛选工具。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
人类背根结节位于脊柱旁,是包含多种感觉神经元的复杂体系。当人体皮肤受到外部刺激时,神经元末梢产生电信号,电信号首先传导至背根结节,由这个区域的多种神经元进行感觉信号综合处理,最终经脊髓到达大脑,使人产生相应的感知。然而长期以来,人类感觉神经元的发育机制如同一个“黑匣子”,科研人员一直尝试揭开它的“面纱”。
图为人类背根结节(左)和人类背根结节类器官(右)的细胞组成对比图。(受访者供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吴倩介绍,科研团队创新利用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技术,分析了人类感觉神经元发育各阶段所有细胞的基因表达,发现不同感觉神经元的产生和分化由多层级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联合调控,最终探清了相关发育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表示,该研究明确了人类感觉神经元的多样性,团队通过模拟其发育机制,构建了背根结节类器官,成功在体外模拟了人类感觉神经复杂体系的生长发育。“有了这个类器官,我们就能在体外检测相关药物的有效性。”
该团队成员、新基石研究员王晓群教授说,未来将持续深入研究,希望推动这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助力慢性疼痛、瘙痒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赋能麻醉镇痛等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记者赵旭)
【纠错】 【责任编辑:刘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