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獨家回應本報信息泄露系列報道
加大違法違規處罰力度 醞釀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新規
App個人信息保護問題整治打出“組合拳”
近日,《經濟參考報》刊發的“三問信息泄露”系列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就報道中涉及的App過度索權導致信息泄露等相關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回應稱,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在有關部門建立的統籌協調機制下,正加快制定出臺《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加快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建設,今年力爭具備全年檢測180萬款App的覆蓋能力。
當前,用戶主要反映App存在違規、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或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
據工信部介紹,已經在強化App個人信息保護,從制度體系建設、標準制定完善、技術手段支撐和企業自律示范等四個方面推出了系列舉措,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其中,在制度體系方面,工信部出臺《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等規章文件,規范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等行為。特別是針對當前行業熱點,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擬于近期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為深入開展整治行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和依據。
在標準制定方面,工信部針對App侵害用戶權益展開專項整治技術檢測工作,制定了《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范》《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范》等27項標準,涉及人臉、通訊錄、位置、圖片、錄像信息等多方面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規范要求,目前均已向社會公開發布。
此外,在加強技術手段建設方面,通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大幅提升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自動化檢測覆蓋范圍和檢測深度。在企業自律方面,工信部已組織蘇寧、愛奇藝、360、小米等11家互聯網企業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線下60多家互聯網企業自發跟進,將樹立個人信息保護的高壓紅線意識,履行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的責任和義務。
值得關注的是,工信部組織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積極成效,目前已完成了對國內用戶使用率較高的81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責令3433款違規App進行整改,公開通報819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239款拒不整改的App,有效震懾了違法違規行為。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保護App個人信息?《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工信部將持續加大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發現、曝光和處置力度,在前期App專項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工具類、通信類等App,加大欺騙誘導用戶下載、彈窗信息難以關閉、違規共享使用個人信息和利用第三方嵌入式軟件損害用戶權益等熱點難點問題的整治力度。
工信部信管局表示,正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出臺《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推動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技術檢測手段也將進一步強化,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加快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建設,2021年力爭具備全年檢測180萬款的覆蓋能力。(記者 孫韶華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