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逆行守江島
新華社南昌7月16日電 題:跨江逆行守江島
新華社記者黃浩然
56歲的裝修工人王南橋站在堤壩內側,接過村民扛來的沙袋,仔細堵住滲漏,褲腿上泥水未干又濕一層。
王南橋的老家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江新洲,這是長江千百年沖擊形成的一片沙洲,四面環水,120余平方公里的江島上,常住人口7000余人,其中青壯年不足千人。
連日來,受強降雨和上游來水影響,江新洲水位持續超警戒。7月10日,正在裝修工地上忙活的王南橋看到大家都在轉發一封來自家鄉的“告游子書”,上面寫著:“人員短缺,調配緊張,江新洲的父老鄉親們,家鄉需要你。”他當即停下手中的活,騎著摩托車當天就趕到江洲渡口,搭上了傍晚最后一班輪渡。
“500元一天的工錢不賺了,我要回去守大堤!”王南橋說。
和很多江新洲人一樣,王南橋早年外出打拼,前幾年舉家搬到了江新洲對岸的九江市區居住。漸漸地,王南橋回鄉的次數越來越少,但家鄉的油菜花、金沙灘、棉花地等一草一木時常出現在他的夢里。
在汛情最為嚴峻的江新洲北堤,部分堤段江水已經高過壩面,濁浪不停拍打岸邊沙袋。環繞江新洲40余公里長的大堤上,每隔240米就有一處哨所,每天有8名村民和2名鎮村干部晝夜輪替值守。
江島防汛,最缺人力?!拔渚俦?、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趕來支援,但還是人手緊張,巡邏查險、裝沙壘壩等工作需要更多青壯年搭把手。”江洲鎮黨委書記陳世超說,“告游子書”發出后,無論線上、線下都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
7月12日,因汛情緊急,柴桑區江洲鎮防汛抗旱指揮部當天發布通知,全鎮老弱婦孺必須全部轉移。截至目前,已緊急轉移安置2372人。
渡口上,汽笛長鳴,螺旋槳激起的浪花推著輪船駛過長江,不少居民揮手淚別家園。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像王南橋這樣的村民逆行跨江、返鄉支援。陳世超說,自“告游子書”發布以來,已有3500余名江洲兒郎專程返鄉抗洪。
上午堵滲漏五六個小時后,王南橋大汗淋漓回到170號哨所稍做休息。暴雨暫歇,水位有所下降,但大家絲毫不敢松懈。
“這堤壩是我和父輩們一擔一擔土挑起來的,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堤毀了,家就懸了?!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