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6月11日電 題: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廣西抗洪救災一線直擊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盧羨婷、胡佳麗、趙曼君
連日來,強降雨襲擊廣西,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在災情較為嚴重的桂林、賀州等地,黨員干部積極投身抗洪救災一線,緊急轉移安置群眾,全力搶通道路、電力及通信線路,與時間賽跑,打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衛戰。
洪水經過廣西平樂縣城河段(6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 據悉,6月1日以來,我國南方地區發生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河池、柳州等9市60個縣(市、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據初步統計,災害已造成廣西145.9萬人受災,6人死亡,3人失蹤,22.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11日,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廣西緊急組織調撥3000頂帳篷、3000張折疊床,支持地方救災工作,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在洪流中搶救生命
7日凌晨,暴雨如注。漓江、遇龍河水位急劇上漲。著名旅游勝地桂林陽朔縣出現洪澇災害。
上午9時許,陽朔消防大隊接到警情,大榕樹景區一帶大量居民和游客被洪水圍困。消防救援人員立即趕往現場,途中遇到被洪水淹沒路段,隊員們乘坐橡皮艇前行。山路崎嶇,經過近3小時跋涉,隊員們趕到救援現場,那里已是一片汪洋。
隊員們不顧疲憊,駕駛橡皮艇挨家挨戶搜尋被困人員。經過8個多小時奮戰,終于將62名被困人員全部救出?!霸谌嗣袢罕娮钚枰臅r候沖鋒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是我們的責任?!敝笓]這次救援行動的陽朔消防大隊西街消防站站長方洋說。
在一次次搶險救援行動中,應急、武警、公安、消防等救援力量沖鋒在前,不顧個人安危,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英勇奮戰。
“看到洪水高漲心情蠻低落的,但相信無論是景區的工作人員,還是在外面的救援力量,都會給予我們支持,解救我們。”在賀州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一位被困游客說。近日,景區內發生多處塌方,部分河道、橋梁、涼亭被沖毀,交通、電力、通訊中斷,200多人滯留景區內,等待救援。
得知災情后,賀州市多部門立即組織救援。消防員通過救援牽引繩固定橡皮艇,在河兩岸往返拉送,順利將游客安全撤離。
向“孤島”挺進
暴雨引發山洪,山體塌方、滑坡,交通、供電、通訊等中斷——一時間,陽朔縣普益鄉大山村成了“孤島”,出不去、進不來,也聯系不上外界的救援力量。
村子里,一個男孩突發高燒,母親帶著孩子找到村干部求助,執意要下山求醫。村委會副主任劉志南把她勸住了,“到處都是塌方,你們出不去。要去,我去!”
劉志南帶著一把鐮刀出發了,翻山、蹚水、砍樹枝,一路跌跌撞撞,耗時近4個小時,終于從“失聯”的大山村闖了出來。
劉志南來了,普益鄉黨委書記莫翠芳懸著的心稍微放下一點。災情嚴重,鄉黨委政府連夜布置救援搶險工作,加快道路疏通,并組織20余名鄉干部和一名鄉衛生院醫生攜帶充電寶、干糧等物資,與趕來的消防、武警等救援人員一起徒步挺進大山村。
許多人從接到通知,到整裝出發,只用了1小時左右?!皳氖菗模菦]有什么猶豫的,需要我們出動時,我們義不容辭,使命必達。”普益鄉“90后”黨員干部高志亮說。
劉志南帶領“先頭部隊”共5人先行出發,沿著他闖出來的山路挺進?!?0后”醫生吳國起背著幾十斤重的藥品負重前行,左一腳淤泥,右一腳碎石,一次次彎腰穿過倒塌的樹干……
在大山村,聽說醫生來了,一些發燒、感冒、咳嗽的群眾陸續趕來?!按迕裥枰覀?,看到他們求助,我怎能無動于衷,再艱難的路也要挺進來。”吳國起眼睛有點濕潤。
在這場“孤島”村救援中,桂林市和陽朔縣的領導到普益鄉現場指揮救災搶險工作,消防隊員、武警、鄉干部等共155人參與救援。
當地政府不僅給受災群眾送來了帳篷、飲用水、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物資,更給焦慮無助的村民帶來了希望和關懷。大山村受災群眾約242戶900人,無一傷亡。“任務繁重,使命光榮。在這次救援中,我們的年輕同志得到鍛煉,也展示了優良的作風?!逼找驵l鄉長倪發軍說。
災后重建一刻也不耽誤
洪水退去第二天,陽朔西街街道就已經恢復往日的潔凈。環衛工人、消防隊員等早早來到這里開展垃圾清理和全面消殺工作。8日晚上,西街電力恢復,許多商鋪敞開大門,正常營業。洪災過后,群眾最期盼的是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桂林是這次洪澇災害較為嚴重的地區,據統計,截至11日15時,桂林電網64.7萬用戶因災停電,電力部門累計出動搶修人員3878人次,車輛612臺次,發電車4臺,發電機27臺,目前60.94萬用戶已恢復供電。
廣西電網桂林陽朔供電局緊急調撥了一臺5千瓦的應急發電機到大山村,保障應急指揮中心臨時醫療點和應急救援用電。“我們還組織了19人的黨員突擊隊到大山村每個點,詳細排查線路的受損情況,下一步將綜合考慮地質結構和環境因素,把復電方案做細做優,集中力量為村民搶修復電?!标査饭╇娋指咛锕╇娝撠熑四叱薪苷f。
廣西受洪澇災害影響地區目前已陸續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及時搶修供電、供水線路,加快市政基礎設施恢復,尤其是幫助受災的貧困群眾恢復生產生活,不因災情影響脫貧攻堅進程。
相關新聞: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