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4月13日電題:三江之源見證中國奇跡——寫在玉樹地震1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馬千里、顧玲、李琳海
這里是萬山之宗、三江之源,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遠流長;這里是唐蕃古道、康藏通衢,漢藏文化在這里交流交融;這里是歌舞之鄉、靈秀之地,感恩、自強、包容、創新、和美的“新玉樹精神”生機勃發……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7.1級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
這是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薩呼騰鎮拍攝的震后重建的鬧叢村格桑小鎮(3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轉瞬10年。玉樹鳳凰涅槃,迎來發展新時代。一個綠色、幸福、和諧的現代化高原新城,矗立在三江源頭,見證著災后重建的奇跡。
“中國速度”創造奇跡玉樹
清晨,海拔3700米的玉樹市扎西科賽馬場積雪未融。一片靜謐中,清脆的鈴鐺聲從遠處傳來,一匹匹駿馬踏著悠閑的步子走向賽馬場。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長才哇在扎西科賽馬場上觀看村民訓練馬匹(4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10年前,這里密密麻麻扎著救災帳篷,現在我們又可以在這里賽馬了?!?7歲的玉樹市西杭街道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長才哇伸手給一匹白馬拉拉轡頭、理理鬃毛,“這樣好看一點。今天這十幾匹馬都要在這里訓練?!?/p>
生活復平靜,記憶難忘懷。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才哇正走在去村集體磚廠的路上,地面突然開始劇烈晃動,路邊的商鋪和居民房屋瞬間倒塌,才哇被強烈的晃動連續摔倒兩次后才艱難站起來,此時耳邊傳來的全是呼救聲。他顧不上家人求救的電話,一路挖出10多名被埋群眾。地震中,他失去了三位親人。
地震突如其來。波及范圍3.58萬平方公里,2698人遇難、270人失蹤,受災人口24.68萬……
速度就是生命,一場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行動迅速展開。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60%,距離省會西寧820公里,救災面臨巨大挑戰!
一組組數據,見證著中國速度:
——最大程度搜救生命。震后72小時內從廢墟下成功搶救出7856人,救活6761人;轉移22.5萬人,救出埋壓群眾2008人;
——最好效果救治傷員。以飛機運送為主、汽車運送為輔,累計轉移到外地的重傷員達3109名,實施的1284例手術中截肢19人;
——最優服務安置群眾。一周之內,運抵災區的救災帳篷超過2.5萬頂,各類救災物資超過千萬噸,18.8萬群眾領取到生活困難補助;
——最強措施恢復秩序。地震后5天內,水、電、路等應急措施恢復……
“不到8小時就有三支救援隊趕到玉樹!我看到了國家的力量、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時任玉樹州紅十字會秘書長的格扎感慨地說。
“中國力量”催生嶄新玉樹
站在海拔近4000米的當代山山頂,鳥瞰玉樹新城,扎曲河、巴塘河穿城而過,一座座色彩明快的藏式住宅沿著山勢向谷地蔓延開來,四縱十六橫的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
這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一景(4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三年災后恢復重建,共完成投資447.54億元、1248個重建項目,是玉樹1951年至2009年58年投資總和的8倍,災后重建規劃目標全面實現。
71歲的農村低保戶尕松加措一家震后第二年就搬入新居。震后三年,玉樹州16710戶農牧民住房和22439戶城鎮居民住房全部建成并入住,292個農牧民住房集中建設點的基礎設施完成配套,災區群眾住房條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八一醫院醫生索南永吉在門診值班(3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2010年6月,時任中國中鐵二局副指揮長兼總工程師的程思軍率隊抵達玉樹對口援建?!昂芏嗳烁咴磻獜娏遥^痛、胸悶、惡心是常事?!钡鎸h中央的囑托和百姓的期待,原玉樹縣第一民族中學主體結構53天全部封頂,他們創造了“四天一層樓”的奇跡,學校在震后第二年即投入使用。三年內,玉樹州94個教育項目、63個醫療衛生項目、65個文化體育項目全部建成,一批福利院、敬老院和孤兒院投入運行。
玉樹地震將原本依靠小水電站發電的電網損毀殆盡。災后重建以來,國家電網投資50余億元,相繼建成玉樹與青海主網聯網等工程,使玉樹電網從35千伏電力孤網一步跨越到330千伏現代化電網,實現了玉樹州46個鄉鎮、155個行政村大電網覆蓋。
共玉高速建成通車,州縣二級油路全部覆蓋,鄉鎮和行政村道路暢通率100%,玉樹州迎來交通建設史上的黃金時期,建成市政道路235公里、各類管網1482公里,112個水利項目全部完工。45個貧困村、3.8萬貧困人口、162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得以解決。
一名僧人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格薩爾廣場旁走過地下通道(4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行走在玉樹市街頭,市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溫度、濕度和PM2.5,身著民族服飾的群眾在繁華的商業街上來來往往,快遞小哥騎著摩托車從身邊疾馳而過……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加吉娘社區民族服飾加工車間,當地牧民索南看卓在縫制布飾(4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災后重建,帶動了玉樹州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促進玉樹市發展為三江源地區中心城市,吸引大批國內外游客和客商前來考察投資,年旅游人數由9.7萬人增長到147萬人?!庇駱渲菸睍?、玉樹市委書記蔡成勇說。
這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寺全景(4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來自湖北的曾維香在玉樹市經營玫瑰西點西餐廳已有5年。生意越做越大,餐廳面積從100多平方米擴大到1000多平方米。她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
“玉樹災后重建取得的偉大成就,體現了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當地干部群眾和援建者的辛勤奉獻,充分彰顯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制度優勢?!庇駱渲菸瘯泤堑萝娬f。
“民生溫度”鑄就幸福玉樹
一排排藏式院落依山而建,太陽能路燈照亮傍晚的高原鄉村。距離玉樹市區約20公里的新寨街道辦事處代格村在地震中遭受重創,2012年整村搬遷,成為科技示范村。走進34歲的村民歐珠永藏家,玻璃房內的繡球花一簇簇開得真是紅艷。
屋頂上安裝有太陽能集熱系統,廚房里配備了生物質節能爐,上下水、淋浴器、坐便器等設施一應俱全。歐珠永藏說,“白天用太陽能燒水,晚上有地暖,生活舒適便捷,和城市沒有區別。”
這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西杭街道扎西大同村(4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災后10年,玉樹州每年統籌75%以上的財政資金用于民生,有效解決了牧區群眾生產、上學、交通、就醫、養老等方面的問題,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一名環衛工人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扎西大同村的廣場清掃垃圾(4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在玉樹市新寨街道當代社區,記者看到“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干凈整潔,居民旦增達哇順利領到衛生廁所改造的政府補助2000元。他說,現在辦低保、戶口、醫保十分方便。玉樹市積極推進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市區劃分為75個網格,將人、地、物、事、組織等納入網格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第四批北京援青干部、玉樹州人民醫院院長郭勇說,為切實解決偏遠農牧區群眾看病難問題,10年來,玉樹州人民醫院先后成立感染性疾病科、包蟲病診療基地、危重兒童新生兒救治中心等14個新學科,引入168項新技術、新業務。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八一孤兒學校,學生們在進行課間活動(4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地震后,玉樹啟動大規模異地辦學工程,6247名學生在北京、遼寧、四川、湖北等地就學。15歲的仁青永占被送到山東泰安醫學院上學,學費全免,每月還有300元生活補助,如今,仁青永占已是稱多縣歇武鎮衛生院的醫生。震后10年,玉樹教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初升高升學率從32%提高到98%,幼兒園入園率從3.5%提高到68%。
玉樹市第三完全小學二年級一班學生求永藏嘎在上課(4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玉樹市扎西大同村33歲的村民扎西達哇盼望著夏天到來,他可以繼續在村辦的藏家樂里上班。開著貨車將村辦牧場的牛奶運送到藏家樂,再和47戶村民分成四組輪流管理藏家樂,生活充實而快樂。
“玉樹地廣人稀,扶貧成本高,產業選擇難?!庇駱渲莘鲐氶_發局副局長楊曉偉說,立足于生態畜牧業,全州258個行政村目前有畜牧業合作社264個,有效提升了抵御風險的能力。
去年初玉樹遭遇10年未遇的嚴重雪災,得益于精準扶貧政策和交通、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長足發展,雖遇大災,未受大難。目前,玉樹州貧困發生率從5年前的34%下降到3%以內,全州實現絕對貧困“清零”目標。
“精神高度”打造綠色玉樹
“用生命守護生命”,是可可西里巡山隊員龍周才加每天做的事。2017年7月,可可西里成為青藏高原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位于玉樹州的可可西里是藏羚羊重要的棲息地。過去10多年,龍周才加和隊員們在可可西里風餐露宿、爬冰臥雪,頑強守護著這方凈土。
經過不懈努力,藏羚羊種群恢復到7萬余只,雪豹種群1200多只,三江源成為全球雪豹最密集的分布區域。黑頸鶴、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棕熊等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
玉樹州涵蓋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和瀾滄江源園區,占園區總面積的85%。作為“中華水塔”,這里維系著全國乃至亞洲水生態安全命脈,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這是4月11日拍攝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境內的樹木(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讓三江源牧民從草原使用者變成草原管護者,2015年中央決定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后,玉樹已有1.8萬人走上生態公益性崗位。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綠色感恩,生態報國’是我們的初心,要把三江源生態保護作為最大的政治堅守好、最大的責任擔當好、最大的民生保障好?!庇駱渲葜蓍L才讓太說。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當地群眾在清理修剪過的樹枝(3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當地群眾在扦插育苗(3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2013年后,玉樹境內的探礦權全部退出,所有規劃內的水電開發項目全面叫停。10年間,玉樹累計完成營造林83.81萬畝,實施荒漠化和黑土灘治理面積464.73萬畝,濕地面積由2012年的3.9萬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萬平方公里,三江源區水資源量由384.88億立方米增加到408.9億立方米。
2015年6月,玉樹市結古排水有限公司正式投運,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5萬噸至1.8萬噸,處理的污水全部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凹{污濁,吐清泉,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玉樹市結古排水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晉美加措說。
近幾年,玉樹市已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市,目前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城市的高速發展和開放包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玉樹人傳統的生活方式。
“社會主義新玉樹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藏區的變化得益于祖國的強大?!庇駱渲莞敝蓍L、玉樹市市長扎西才讓說。
置身于這座現代化草原新城,久遠濃郁的康巴文化,正和時代一起前進。(參與采寫記者:陳凱、王大千、白瑪央措、李占軼)
新聞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