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11日電 題:鐵路貨場三十余載 見證外貿發展變化
新華社記者朱文哲
姚建民正在吊裝中歐班列集裝箱(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文哲 攝
“往左邊一點,降一些,再降一些,好!”隨著起重機下方工友的一聲招呼,姚建民操作起重機將一個中歐班列集裝箱準確地裝入列車貨箱。
51歲的姚建民是中鐵呼和浩特局集寧貨運中心二連裝卸車間的起重機司機。一身深色工裝,利落的發型配上一副眼鏡,儒雅的形象很難讓人將他與起重機相聯系。從1986年參加工作至今,他與起重機“形影相伴”30多年。
“剛入路的時候我是起重機裝卸工,1990年成為起重機司機,一直干到今天。”姚建民說。
撤除起重機的夾軌器和防風鐵鞋,是姚建民每次上工前做的第一件事。起重機的鐵軌被安裝在距離地面半米多高的臺子上,姚建民一個輕跳來到臺上熟練地移除了夾軌器,動作的連貫性好似小伙子?!岸B浩特風大,完成作業后我們必須把這個大家伙固定好,可不能讓它被風吹跑嘍?!币翊蛉さ?。
過去的二連浩特風沙大,每當起風的時候,不管是袋裝貨物還是集裝箱,吊裝的過程都會讓貨物隨風擺動。“貨物一旦擺動幅度過大,就會影響作業安全和貨品安全?!币裾f,“現在環境好了,風沙也少了,可即便是沒有風的時候,貨品由于自重也會發生微擺,所以吊裝的過程必須小心再小心?!?/p>
姚建民正在撤除起重機的夾軌器(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文哲 攝
起初吊裝一個集裝箱,姚建民要用20分鐘,而現在他在5分鐘以內就可以完成一次吊裝。
多年的吊裝經驗讓姚建民和工友們總結出一個技巧,就是將集裝箱吊起后靠在起重機操作間的對側,讓集裝箱貼著起重機走,這就避免了在吊裝移動的過程中集裝箱擺動的問題。
穿針引線,是姚建民對自己工作的比喻。每一次用鎖具吊掛集裝箱,每一次將集裝箱準確平穩地裝進列車貨箱,都需要他分毫不差的操作。操作間正中央的那扇小窗戶,不論是寒風刺骨的冬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季,只要是在工作期間,姚建民都會開著它。“打開小窗戶就能擴大我的視野,既能保障下方工友的安全,也能更好把握集裝箱的位置,所以任何天氣里窗戶都得開著?!币裾f。
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是我國與蒙古國貿易往來的重要陸路口岸,姚建民所在的二連裝卸車間幾乎每天都要吊裝從蒙古國、俄羅斯等國家由二連浩特口岸進入我國的貨物。30多年的工作經歷,讓姚建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家的發展變化。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們吊裝的貨物主要是從國外運來的各類成品,像原木、鋼材、汽車、設備等,而我們國家出口的貨品多數是服裝鞋帽、農畜產品和一些原材料?!币裾f,“現在進出口的貨物類型正好反過來了,我們進口的貨物以原材料為主,而出口的高附加值成品越來越多!”
2014年,二連裝卸車間開始承擔中歐班列的入境貨物吊裝任務,業務能力突出的姚建民被組織安排吊裝中歐班列貨品?!艾F在每天比過去忙多啦,但忙歸忙,心里面舒坦。”姚建民講,過去自己在一個班組的時間里吊裝的集裝箱大約15個,現在中歐班列的過貨量大了,普通的吊裝任務也比以前多了?!拔业淖罡呒o錄是一個班組吊裝97個集裝箱?!币耱湴恋卣f。
5年多來,二連浩特口岸中歐班列的貨運量逐年增長??粗慌b箱經過自己的吊裝操作后被運往全國各地,姚建民心里很自豪。當年和他在一起的工友,有人調轉了工種,有人調進了機關,也有人離開了鐵路系統,但姚建民一直堅守在吊裝作業的第一線。
“干了30多年,我對這些機器有感情了,現在一天看不到集裝箱心里面就覺得空。”姚建民說,“只要干得動,我就會在操作間里一直干下去!”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