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霧繚繞的老山界(6月3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新華社南寧7月5日電 題:沒有紅軍逾越不了的山河
新華社記者張瑞杰、朱超、夏軍
越城嶺又稱老山界,海拔2100多米,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遇到的第一座高山。
當年紅軍翻越老山界,走的是羊腸小道,有的地方,是用幾根圓木架成、長滿青苔的棧道?,F在,盤山公路可直達老山界主峰貓兒山山頂。
近日,記者由廣西興安縣出發前往越城嶺。車窗外,不時掠過紅軍墓和紅軍橋。
雖然柏油路面平坦,但是“S”形彎、“之”字形彎一個接一個。
記者難以想象,當年以巨大傷亡渡過湘江的紅軍,是如何帶著騾馬、抬著輜重、扶著傷病員翻過這座華南第一高峰的。
游人在老山界參觀(6月3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鋼鐵意志:完成艱難跨越
美國新聞記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描述——代替敵人槍炮威脅的是湘黔高原的天然障礙:險峻的山巒,危險的河流,還有部隊的極度疲勞,食物的匱乏……
海拔1500米處已是霧氣繚繞,向山下望白茫茫一片,人和車行進在通天霧海中,能見度最后變成幾十米,不時有雨滴砸下。行至海拔1900米左右,霧氣突然消失,雨更大了,出現了“老山界”碑,上面刻著陸定一書寫的“老山界”三個大字。
參加過長征的陸定一曾在《老山界》一文中,描寫了當年攀爬的艱難。
記者行進的,正是陸定一和戰友們走過的路徑。
這里草木叢生,卻幾乎沒有看到可以填飽肚子的瓜果糧食。陸定一曾寫道,他們爬山中途糧食匱乏,極度饑餓,還是山上的瑤族民眾拿出僅剩的一點米熬粥給他們吃。
據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著的《紅軍長征史》記載,12月4日,軍委第一縱隊從塘邊坊出發,下午開始翻越老山界。當時,傷病員們都下了擔架,由其他同志背著或攙著走。有幾匹馬踩空了腳,摔下了萬丈深淵。但紅軍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經徹夜行軍,終于帶著騾馬,抬著輜重,勝利通過了老山界,進入龍勝縣境。當地群眾得知紅軍是從老山界下來的,莫不感到驚訝。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說,長征時,紅軍為了求生存,不能不爬這座大山。
興安縣研究長征史的專家陳興華說,紅軍能翻越老山界,靠的是鋼鐵的意志和對革命前途的堅定信心。
游人在老山界參觀(6月30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信仰高遠:萬水千山只等閑
當時,紅軍還在翻越另外一座“山”——阻礙著正確思想路線的屏障。湘江之后,紅軍要解決“奔何處”的問題。
博古、李德一意孤行,頑固地堅持由通道北出湘西的行軍路線。嚴峻關頭,毛澤東力主放棄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改向敵軍兵力比較薄弱的貴州前進,爭取主動,挽救危局。
“從老山界開始的爭論,持續到湖南通道境內?!薄都t軍長征史》中寫道。
翻越老山界后,紅軍連續召開了通道、黎平、猴場、遵義等系列會議,構成了中國革命偉大轉折的鏈條。中國革命開辟了新局。
陸定一回憶,老山界是我們長征中所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但是我們走過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覺得老山界的困難,比起這些地方來,還是小得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绷⒂诶仙浇纾叵?0多年前的壯烈一幕,記者心中激蕩著無比的崇敬與豪邁——
這支有著崇高信仰、堅定意志的遠征之師,沒有跨不過的河,沒有越不過的山!
游人在老山界參觀(6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思維 攝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