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第三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成員和那曲市人民醫院醫生一同查房(2018年3月15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拉薩8月8日電 題:生命禁區的生命禮敬——探訪中國海拔最高地市級醫院的援藏醫療隊
新華社記者呂諾、王沁鷗、吳瑞
“手術成功了?!痹蒯t生班允超走出手術室輕聲說道。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24小時內吸著氧完成兩臺顱腦手術的他,已是精疲力竭。
那曲市人民醫院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地市級醫院。班允超參加遼寧省組團式援藏醫療隊以來的第33臺手術,又一位藏族兄弟奇跡般生還。
“托其切(謝謝)……”患者的女兒泣不成聲。
患者家屬恭敬肅立,一齊向班允超鞠躬,攤開雙手,并伸出舌頭。
班允超的雙眼也濕了。進藏9個月的他明白,這是藏族同胞表示極為尊敬的崇高禮儀。
那曲所在的羌塘高原被稱為“生命禁區”。這里高寒缺氧,8月初仍透著涼意。在那曲市人民醫院,新華社記者探訪了這支來自遼寧的第三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手術室晝夜不熄的燈光,ICU驚心動魄的節奏以及藏族同胞感恩的目光和淳樸的話語,記錄著一個個攸關生死的日子,譜寫出一曲曲禮敬生命的壯歌。
拼盡我全力,為了隱約的生機
“做?!卑嘣食瑢Σ刈逯掷视X醫生說。
這是個艱難的決定?;颊咭磺兄笜硕夹兄鴰谉o生機,不做手術很快會死亡,開顱之后也可能井噴式出血……班允超沒有猶豫,挽救生命的時機稍縱即逝,為什么不拼一下呢?!
“請救救我的父親?!被颊吲畠嚎拗f,“有你們援藏專家團隊,我們愿意冒這次險!”
班允超更堅決了:“當時我剛做完一臺手術,很累??墒?,不能辜負藏族同胞的信任,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患者顱內正快速出血。醫院新購置的神經外科顯微鏡還沒運到,只能冒險憑肉眼探查止血,手術風險很大。班允超深吸幾口氧氣,這是一場與死神的賽跑……這是一例罕見的前顱窩底硬腦膜動靜脈瘺,手術做了10個小時,班允超的手術帽已經濕透,前胸后背全是冷汗。
援藏醫生與那曲本地醫生在合作進行手術(2017年11月24日攝)。 新華社發
“班醫生曾在16天內做了6個通宵10臺手術。”朗覺說,“跟著他,我學到了醫術,更學到了醫者的責任和擔當,以及對生命的尊重?!?/p>
再多做一次,不拋棄不放棄
“大家別放棄,還有一絲希望!”急診科援藏醫生楊琳說。
其時,搶救已持續1小時,腎上腺素使用9支,心臟除顫10次,均已超出常規。能做的都做了,患者家屬也心灰意冷了。
這名患者是因突發胸痛前來就診的。剛進搶救室就心跳驟停,隨后意識喪失,瞳孔散大……
一項項搶救治療措施緊張有序地執行?;颊吲紶柍霈F一兩次心跳,很快就消失了。
楊琳說:“哪怕患者對搶救有一點點微弱回應,我們也有責任再救一次。”
在第11次除顫后,奇跡發生了:病人恢復了自主心律!病房里響起一陣驚嘆。
如果不是再三堅持,如果除顫少做了一次……
“不放棄?!睏盍照f,“醫生必須對生命負責到底?!?/p>
“沒想到,你們讓他起死回生……”藏族患者家屬捧上潔白的哈達,“他這次生命是你們所賜!”
援藏的禮物,收獲比付出更多
從急診接診、放射線檢查、手術室手術到ICU接續重癥治療,每一次與死神的較量,都是援藏醫療隊員和本地醫生飽含深情的生命接力。
2017年7月,那曲市人民醫院在遼寧省援藏醫療隊幫助下建起ICU科室。這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ICU,讓許多重癥手術在藏北高原有了可能。
談及援藏感受,ICU科室主任李青棟說:“我的兒子和論文,都是援藏的禮物。”
李青棟夫妻倆早想再添一個孩子。去年11月,他剛進藏工作便得知妻子終于又有了身孕。
“老婆是高齡產婦,我該在她身邊好好照顧。”李青棟很愧疚,“ICU每天都在救命,我做不到‘不負使命不負卿’啊。”
5月的一天,李青棟接到電話——懷孕剛30周的妻子情況不穩定,醫院建議剖宮產,否則母子都有危險。李青棟趕忙買了那曲去往拉薩的火車票,準備到拉薩乘飛機回沈陽。
那3個多小時的車程,是他有生以來最漫長的旅途。就在這趟火車上,手機傳來斷斷續續的畫面以及嬰兒的啼哭聲。
微信視頻中,看到早產近10周、比一根圓珠筆長不了多少的兒子,李青棟熱淚奔涌,百感交集……
返家照顧妻兒期間,他還做了科研:“我兒子出生時患有臍帶囊腫,發病率在全球是二十萬分之一。我記錄了他的全部病歷,準備再發一篇論文。這也是援藏的收獲?!?/p>
付出很多,但覺得收獲更多。遼寧省醫療援藏領隊、那曲市人民醫院院長馬靈斐說:“我們要給生命最崇高的禮敬。每當挽救了一個患者,那種滿足、欣慰和職業成就感,拿什么都換不來。”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