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題:第一架預警機:“空中帥府”
新華社記者 于曉泉、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作為亞洲最大航空珍品薈萃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中國航空博物館,館藏270余架飛機、近萬件航空文物。我國研制的第一架預警機——“空警一號”,也靜靜地停在這里。
作為體現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標志性裝備之一,預警機可以遠程預警和空中指揮引導。60多年來,預警機已經發展為集預警探測、指揮控制、電子偵察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信息化空中作戰平臺。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裝備了約300架預警機。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孫曉文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多次遭到美國和臺灣國民黨軍機夜襲。在艱苦的夜間攔截作戰中,以地面雷達為主的探測、指揮體系上所暴露出的問題急需解決,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的山區,存在著大量的雷達盲區。
擁有作為“空中帥府”的預警機,成為我國當時的迫切需求,1969年9月,緊跟當時世界空軍裝備建設發展潮流,人民空軍提出研制空中預警機。根據研制工作被批準的時間,研制中的預警機取代號為“926飛機”。
為避開地面的不利影響,提前發現低空突防的飛機,空中預警機必須攜載大型雷達,從空中搜索目標,因而它的載機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裝載能力強,以便承載大型雷達天線和容納電子設備及操縱人員;二是續航性能好,以便執行長時間的空中巡邏任務。
在當時的飛機裝備中,空軍選擇了蘇聯圖-4遠程轟炸機。
“在載機上加裝預警雷達天線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對飛機總體做出較大的技術修改?!睂O曉文說。
由圖-4改裝的載機,在背部安裝7米直徑的龐大雷達天線罩和支架系統之后,重量增加5噸,飛機阻力增大30%??蒲腥藛T替換了圖-4飛機原裝發動機,改裝國產化發動機,使全機動力裝置的功率增大。此外,載機的氣動外形和結構也被做了修改,進行了大量吹風試驗。
?。保梗罚蹦辏对拢保叭眨覈谝患茴A警機首次試飛成功,并被命名為“空警一號”。
“實際上,‘空警一號’只是將雷達站移到空中,拓展探測范圍和減小盲區,與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預警機還有較大差距,但對改善當時我國防空能力還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睂O曉文說。
在經過近5年試飛后,“空警一號”終因性能不能滿足需要,而在1979年停止了研制工作。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而今,國產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9個第一,突破100余項關鍵技術,累計獲得重大專利近30項。我國的預警機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復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之一,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夠出口預警機的國家。